中信建投:卫星互联网市场空间广阔 商业化持续落地

作者: 智通财经 李佛 2024-06-13 07:52:13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二号发射工位竣工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信建投发布研报称,卫星互联网可实现全球覆盖,是星地融合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军民领域应用前景光明,市场空间广阔。近日,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二号发射工位竣工,系国内首个液体通用型火箭发射工位,助力我国商业航天高强度发射。我国成功发射TEE-01B星等3颗卫星,民营商业运载火箭发射步入快车道。天兵科技6月底将完成一子级火箭九机并联全系统热试车,商业航天火箭发射我国加速发力。嫦娥六号完成月球轨道交会对接与在轨样品转移,国家航天任务有序推进。中国首款民用宽带卫星上网设备正式发售,卫星互联网商业化持续落地。

中信建投主要观点如下:

近日,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二号发射工位竣工,系国内首个液体通用型火箭发射工位,助力我国商业航天高强度发射。

我国成功发射TEE-01B星等3颗卫星,民营商业运载火箭发射步入快车道。天兵科技6月底将完成一子级火箭九机并联全系统热试车,商业航天火箭发射我国加速发力。嫦娥六号完成月球轨道交会对接与在轨样品转移,国家航天任务有序推进。中国首款民用宽带卫星上网设备正式发售,卫星互联网商业化持续落地。《济南市空天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年)》印发,政策端持续加码。国际方面,SpaceX星舰完成第4次飞行,新一代重型可回收运载火箭关键技术验证

建议关注先行的产业链中上游。

1、我国商业航天动态: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二号发射工位竣工,助力我国商业航天高强度发射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二号发射工位竣工,系国内首个液体通用型火箭发射工位,助力我国商业航天高强度发射。

在经历了585个日夜的紧张建设后,国内首个液体通用型发射工位——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二号发射工位于6月6日正式竣工。发射工位采用创新的“三平”快速发射模式,此举在显著提升发射效率的同时,还能大幅缩短发射准备时间。其设计以芯级直径5米为最大包络,满足包括长征、快舟、捷龙等多家火箭公司的10余个型号火箭发射需求。

我国成功发射TEE-01B星等3颗卫星,民营商业运载火箭发射步入快车道。

北京时间2024年6月6日13时,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谷神星一号商业运载火箭,成功将TEE-01B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还搭载发射了纳星三号A星、B星。此次任务是谷神星一号商业运载火箭的第14次飞行。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是北京星河动力装备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一款小型固体商业运载火箭,采用四级构型,其中一、二、三级采用固体动力,四级采用先进轨控和姿控一体化液体动力。火箭直径1.4米,全长约20米,起飞重量约33吨,500千米太阳同步轨道最大运力300千克,能够满足微小卫星的灵活的专属、共享、搭载等定制化发射服务需求。

天兵科技6月底将完成一子级火箭九机并联全系统热试车,商业航天火箭发射我国加速发力。

天兵科技近期宣布完成超15亿元人民币的C+轮新增融资。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其天龙三号大型液体运载火箭的首飞与批量化生产,天龙三号可回收状态产品研制,以及天龙二号中型液体火箭的批量化生产。天龙三号大型液体运载火箭是为我国卫星互联网星座建设量身定制的,性能上可与SpaceX的猎鹰9号相媲美。天龙三号的直径为3.8米,起飞质量为590吨,近地轨道(LEO)运力高达17吨,太阳同步轨道(SSO)运力达到14吨。其大推力、可复用的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将充分满足“低成本、高可靠、高频次”的发射需求。

嫦娥六号完成月球轨道交会对接与在轨样品转移,国家航天任务有序推进。

6月6日14时48分,嫦娥六号上升器成功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完成月球轨道的交会对接,并于15时24分将月球样品容器安全转移至返回器中。这是我国航天器继嫦娥五号之后,第二次实现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后续,嫦娥六号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将与上升器分离,进入环月等待阶段,准备择机实施月地转移轨道控制,经历月地转移、轨道器和返回器分离等关键步骤后,按计划返回器将携带月球样品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航天着陆场。

中国首款民用宽带卫星上网设备正式发售,卫星互联网商业化持续落地。

2024年6月6日,中国品牌—网翎OneLinQ在京召开主题为“星火燎原”的新品发布会,推出了中国首款民用卫星上网终端设备——OneLinQ网翎卫星上网机。这款产品是中国迄今为止真正在产品体验和价格上实现了民用化的卫星宽带上网设备。该产品分为 OneLinQ网翎卫星上网机标准版售价29800元;OneLinQ网翎卫星上网机Pro版,售价49800元。所连接的亚太6D高通量卫星,最高支持上行20Mbps/下行100Mbps带宽。

《济南市空天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年)》印发,政策端持续加码。

5月31日,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济南市空天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年)。到2027年,基本建成产业配套完整、协同机制健全、特色优势突出的现代化空天信息产业体系,产业整体发展水平跻身国内先进行列。

1)培育火箭领域产业链。重点建设液体火箭发动机、动力系统测试平台,具备液氧煤油、液氧甲烷20-200吨推力火箭发动机试验能力,吸引火箭企业集聚共享测试服务。加快液体火箭发动机制造能力建设,依托3D打印技术开展火箭发动机整机制造和规模化生产,推动液体火箭实现首飞及可回收复用技术验证,到2027年,形成年产40套火箭发动机能力。

2)建强卫星领域产业链。重点建设卫星总装测试基地,打造柔性化、模块化、智能化商业卫星总装工厂,到2027年,形成年产100颗卫星能力。以整星集成总装为核心,带动空间行波管、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惯性导航等核心部组件产业化,引进卫星载荷和卫星平台龙头企业,到2027年,卫星领域本地配套率达50%以上。3)壮大航空制造产业链。加快发展有人、无人航空器整机制造,重点建设通用飞机交付中心、轻型运动飞机总装线项目,推进纵列式双旋翼无人机、大载重共轴无人机等生产制造。

2、国际商业航天动态:SpaceX星舰完成第4次飞行,新一代重型可回收运载火箭关键技术验证

SpaceX星舰完成第4次飞行,新一代重型可回收运载火箭关键技术验证。SpaceX公司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星舰以及飞船集成系统,6日从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基地发射升空,这也是星舰第4次试射。之后,马斯克通过社交媒体宣布,星舰超重型火箭助推器软着陆成功。

风险提示

1、卫星互联网建设不及预期。卫星互联网产业系国家重点扶持的战略新兴产业,随着卫星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国家可能会出台新的政策和法规来规范和指导产业的健康发展,这些政策和法规的调整可能会对行业的生产运营和投资决策产生影响。

2、技术突破不及预期。尽管中国在卫星互联网领域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但与国际最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的技术差距。如何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在一箭多星、低成本制造等方面,仍是制约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

3、频谱和空间资源争夺。随着低轨道卫星数量的急剧增加,频谱资源和空间轨道资源的争夺将日益加剧。如何在国际上协调和争取更多的频谱和轨道资源,以确保我国卫星互联网系统的稳定运行,是一个长期和复杂的挑战。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