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临江:天边飘过两片云 港股不缺“中国云”

美帝和A股对云端业务的认识,完全拉开了香港投资者的几个意识层次

上周,中美贸易战抢占了财经头条所有的版面,股票市场的恐慌情绪有所蔓延。不过提醒投资者注意的是,美国方面还没有拿出具体的加税清单,而且从各方反应的情况来看,如果正式实施后,贸易战对美国的伤害是远远大于中国的。

特朗普这老头本身就是个商人,习惯了尔虞我诈的商业投机,似乎缺少政治家的远见。这次贸易战初期,我们大家看见中国的强势,在伤及中国根本利益的时候,强大的中国直接以“奉陪到底”做前序。

由于美股近期暴跌,所以你要想港股现阶段有多大的全面起色,其实是不大现实的。不过从近期的盘面看,香港市场屯留的资金还算理智,由于是业绩高峰期,普遍个股其实处于一个调仓的中继,笔者并没有看出当年金融危机的恐慌。

说起美股,上周其实有两只耀眼的新股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而且都是云计算都是亏损企业。上市就高举高打,完全市梦率。看来美帝和A股对云端业务的认识,完全拉开了香港投资者的几个意识层次:

1、前周五,Zscaler Inc.公司(ZS)股价在交易首日上涨了一倍多。此前这家基于云计算的网络安全公司随着股价的飙升,Zscaler的市值达到了38.7亿美元。

Zscaler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杰伊-乔杜里(Jay Chaudhry)表示,如此多的投资者蜂拥而入,证明了Zscaler(ZS)充分满足了当今企业的广泛需求。当今的企业再也无法依赖传统的网络安全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应用已经转向云计算。

2、3月24日凌晨(上周五),云存储公司Dropbox正式在纳斯达克证券市场挂牌交易,股票交易代码为“DBX”。该公司股票以29.00美元开盘,报收于28.48美元,收盘价较21美元的发行价上涨7.48美元,涨幅为35.62%。

Dropbox最初为消费者提供免费的照片、音乐和其他大型文件分享和存储服务。随着谷歌、微软和亚马逊开始免费提供存储服务,该业务已经逐步商业化。Dropbox随后把业务对象转向了企业用户。Dropbox当前面临着估值是否偏高的质疑。2014年进行融资时,它获得了100亿美元的估值。

Dropbox公司在2017年的净亏损达到了1.117亿美元,较之此前一年的净亏损2.101亿美元有所收窄;每付费用户平均收入111.91美元,高于2016年,但低于2015年;注册用户总数达到5亿人,自2017年初以来的新增注册用户为1亿人;付费用户超过1100万人;毛利率为67%。

从美股的情况看,投资者对科技股追捧,已经是绝对的疯狂。从拉斯拉和英伟达,再到现阶段对云计算的推崇,投资者对前沿科技的追捧,以及对科技时代的理解能力,远远大于港股投资者的意识。

想当初腾讯这类企业还没有发展起来的时候,香港本地的投资者也是模糊不清的,直到外资投行开始大规模介入,才开始演变成轰轰烈烈的超级巨无霸。科技力量推动的企业内生成长,是任何外因都无法阻挡的,股价上涨的强劲动力。

2018年的初春,同在SaaS云服务赛道,中国企业市值却不及美国的一个零头。金蝶国际(00268)公布业绩财报后,先知先觉的内地投资者突然意识到,港股市场现阶段“纯云服务”第一股才开始小荷才露尖尖角,接着UBS等国际投行也开始介入扫货队伍,所以我们才看到即便恒生指数暴跌,但金蝶股价的抗跌性明显强于其它公司,据智通财经APP统计,上周港股通南下资金,对金蝶这只股票的认识就只有:买买买。

美国的企业级SaaS 服务行业发展已基本成熟,在每个垂直细分领域内已涌现一批标杆,例如,SAP(思爱普) 、Oracle (甲骨文)、Salesforce……数据显示,仅这三家公司的市值就已经超过3500亿美元。但是在中国,尽管BAT均已进入,市场仍是一片混战。

目前企业级 SaaS服务行业各细分领域还未出现真正巨头,从市值上看,中国企业离美国同行相差甚远,美国市场对云端服务的未来潜力认识相当充分。在笔者看来,从以上纳斯达克刚上市的两只个股表现高举高打看,港股的金蝶云已经开始赚钱的同时,企业还在飞速发展。股价显然被严重低估,投资者应该憧憬对“中国云”的价值重估信心十足,即便恒生指数再怎么不济。

从大环境看,这次特朗普对中国征收600亿美元商品的关税的贸易战,更是针对《中国制造2025》,瞄准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高新技术展开的精准打击。从2017年8月开始的301调查,表明特朗普政府早已长线布局,阻止中国智能崛起。中国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中,包括人工智能、工业自动化、量子计算等,都成为美国“精准打击”的对象。

港股投资者应该重新审视香港上市公司内地科技崛起的后劲。这里有未来的大牛产生,更有超越腾讯的后辈,就看你有没有这个眼光了。美国都担心“中国崛起”,难道聪明的你,还会错过这千年崛起的科技中国时代?

无论是药明生物,还是金斯瑞科技股价现已经得到资本市场认可。先期投资,早介入赚大钱的内地投资者人数,反而远远大于香港本地投资者,甚至一些内地散户的投资能力,也明显高于香港本地大妈。说明对中国的科技力量有清醒认识的,内地投资者占比较多。毕竟北京的中关村和深圳的高新区,似乎比只顾及消费的香港,更贴近美国硅谷的脉搏。

免责申明:文章只提供股友讨论,不得构成投资建议,笔者不持有上述任何港股。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