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中信证券发布研报称,8月16日,上海市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上海市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方案》指出,到2027年,打造上海低空经济三大高地,产业规模超过500亿元,并计划联合长三角城市建设全国首批低空省际通航城市;此外,《方案》对低空经济全产业链提出了细致的行动目标并确定责任部门。
中信证券表示,上海作为我国民用航空重镇,《方案》的发布有望大力推动我国低空产业的发展,并对后续各级政府的方案制定提供指引。低空经济是“航空+”式的新兴融合经济形态。近年来我国密集出台相关产业政策,深化空域改革,推动低空经济从探索走向发展。低空经济具备强产业辐射力,有望催生万亿产业规模,新赛道将在通航产业基础上,完善基础设施和运营建设,拓展更先进的飞行器技术,扩大全新的应用场景,为相关产业提供更多发展增量。
中信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上海发布低空行动方案,对全产业链提出细致目标。
8月16日,上海市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上海市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方案》指出,到2027年,打造上海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商业应用和运营服务三大高地,核心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以上;联合长三角城市建设全国首批低空省际通航城市,建成全国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引领区。
主要目标方面:
1)要支持10家以上低空飞行器研制领军企业落地、培育20家左右低空运营服务领军企业、3-5家行业领先的适航取证技术服务机构,集聚100家以上关键配套企业;
2)要打造30个以上标志性产品,覆盖整机、关键系统及零部件,实现低空飞行器商业交付,加快新能源通航飞机适航取证,形成年产200架以上工业级无人机和吨级载物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100架以上吨级载人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批量制造能力;
3)此外,要构建大中小型起降点及配套新型设施等并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初步建成“海-岸-城”智慧物流商业体系等并持续丰富商业场景、建立低空空域开放协调机制等并持续提升综合保障能力。
重点任务方面:
1)给定了各项行动的责任单位;
2)对航空器及运营服务领军企业提出了细致支持方向;
3)对关键配套供给提出了重点技术指引;
4)对软硬设施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设施网”、“空联网”、“航路网”、“服务网”四网规划;
5)对打造空间载体、提升管理服务、推广商业场景都编制了相关行动目标。
上海是我国民用航空重镇,中国商飞、中航机载等多家国内核心航空国企及大量航空民企坐落在此,在发展低空经济的道路上,上海一直是我国发展低空经济的核心城市之一,而民航华东局也一直引领着我国新型航空器的适航认证和管理等。上海低空经济行动方案有着细致且全面的行动目标和相关规划,也对各级管理部门明确了责任范围,该方案的发布对推动我国低空经济的发展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也对后续各地省市县制定低空行动细则给出了更加全面的指引。
上海通信局发布低空智联网建设意见,探索星地融合通信网络助力四网建设。
8月16日,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发布《上海市信息通信业加快建设低空智联网助力我市低空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在探索星地一体融合通信网络方面,提到“一方面,积极建设5G-A(即5.5G)低空通信网络和通感一体网络,探索基于5G-A的低空通信和地面通信一网多用,构建低空通信虚拟专网。另一方面,将卫星通信作为低空飞行器重要的补充通信方式。综合运用‘北斗+ADS-B+5G/5G-A+卫星互联网’等技术,为上海市内及近海等区域的低空飞行活动,提供无盲区的连续网络覆盖以及三维高精地图、气象数据、通信导航等信息服务。”卫星互联网具备广覆盖的优势。ADS-B系统可有效提升监视性能、降低地面雷达建设成本,与卫星导航、卫星通信具备较强的协同效应。一方面,ADS-B的主要信息包括飞机的4维位置和可能的附加信息,如冲突告警、飞行员输入、航迹角等,可由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惯性导航系统等航空电子设备获取;另一方面,ADS-B 系统能为航空器提供雷达间隔标准的虚拟雷达管制服务,也能通过通信卫星实现数据转发,极大增加了空管覆盖范围,降低雷达建设及维护成本。
产业政策密集出台,低空经济从探索走向发展。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首次将“低空经济”写入国家级规划;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将“低空经济”作为我国战略新兴产业进行定调。而在地方上,各地积极抢抓低空经济产业密集创新和高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仅2023年就有约16个省份将低空经济、通用航空等相关内容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陆续出台支持政策。
空域改革试点持续推进,有人/无人航空器规范化管理。
空域管理是我国发展低空经济的关键,自2010年起我国在全国各地开展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改革试点。2023年我国先后发布《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空域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国家空域基础分类方法》等,这些文件对我国的空域、有人机及无人机进行了官方层面的划分,并提供进一步的指引和确认,同时也为后续有人/无人结合的航空器等新兴应用留下空间。这些文件体现了我国对空域空管自上而下改革的迫切需求,为我国低空经济所面临最重要的上层核心环节的打开带来进一步的可能,大大推动我国低空经济在开放发展的同时走入规范化的道路。
低空经济推动通航和无人机发展,UAM为未来热点。
我国低空空域的逐步开放料将推动通航产业、无人机产业的高速增长,而UAM作为专注于城市区域内或城际中短途运输的新兴出行方式,预计将成为最为活跃的领域。其中,民用无人机领域,在低空经济浪潮的带动下,工业无人机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市场潜力与商业价值,特别是物流领域或在低空经济发展下迎来新的放量。UAM即城市空中交通中,eVTOL(电动垂直起降)或成为主流方案。相较直升机,eVTOL在安全/噪音/成本等方面具备更大优势。目前航空装备巨头、传统或新兴车企、互联网科技公司均在该领域加速布局,eVTOL商业化元年已经到来。
万亿市场规模成共识,“新基建”或先行。
低空经济作为新兴的融合经济形态,产业辐射面极大。根据新华网测算,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超5000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我国通航产业发展相对落后,我们测算2022年我国通航机队规模仅为美国的1.52%,相较美国发展空间巨大。其中UAM领域愈发受到全球市场的关注,特别是eVTOL。低空经济作为综合体主要包括低空基础设施建设、低空航空器制造、低空运营服务、低空飞行保障为主的四大环节。基建是发展低空经济的基石,包含监管设施等,其中ADS-B系统随着雷达的发展成为新的航空管理设备。低空航空器的创新主要在无人机和eVTOL,其中eVTOL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基本由整机制造商主导,其制造链可以分为动力系统、内部结构件、航电和飞控系统、能源系统以及总装,成本占比大致为40%/25%/20% /10%/5%。近年来已有数十家企业深耕eVTOL整机领域,既有专攻eVTOL的企业,亦有传统或新兴车企、国有航空制造企业切入,而分系统供应商主要是以原有能力向新产业延申。
风险因素:
政策不达预期的风险;适航审定不及预期的风险;基建配套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技术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投资策略:
低空经济是“航空+”式的融合经济形态,也是全球战略性的新兴产业,在我国相关政策的持续加持下,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作为结合传统和新领域的新赛道,预计低空经济将在通航产业基础上,完善基础设施和运营建设,拓展更先进的飞行器技术,扩大全新的应用场景,为相关产业提供更多发展增量。建议关注以下细分领域:基础设施和运营、航空器制造、上游配套及航空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