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8月28日,理想汽车(02015)发布2024Q2业绩会。公司表示,第三季度预计理想汽车的交付量将达到14.5万辆至15.5万辆,预计在2025年上半年发布全新的纯电SUV车型。
二季度,尽管市场环境复杂多变,公司聚焦用户价值和经营效率提高,销量表现依旧强劲,共交付新车超过10.8万辆,同比增长25.5%,理想汽车在20万元以上,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从一季度的13.6%提升到二季度的14.4%,位居国产汽车品牌销量首位。六月以来,公司在20万元以上包含新能源和燃油车在内的整个SUV市场取得了国产销量第一的优异成绩。
截止目前,理想汽车智能驾驶的用户使用渗透率超过了99%,全场景NOA累计里程已经突破了11.1亿公里,智能驾驶的用户满意度和ADmax订单也在持续的提升。
截止2024年7月31日,理想汽车在全国146个城市中运营487家零售中心,在220个城市运营411家售后服务中心及反馈中心。在充电网络建设方面,截至8月27日,理想汽车已经运营733座理想超级充电站,配备3428根超级充电桩。
Q&A
Q:如何衡量理想在智驾方面投入产出的效率?投资人应该聚焦在新车的销量、该版本的销售占比,还是有其他更重要的指标去衡量汽车最佳技术的商业化的进程?
理想智驾的投入产出效率是比较高的,关于衡量指标,公司认为是结果导向,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第一个是用户是否愿意用,比如说巨大的使用时长,里程数的占比。第二是用户是否愿意花钱去买。从用户端来看的话,理想汽车无图NOA从七月份开始推送以来,用户对于智驾的接受度在提升,其中城市NOA的日活和行驶里程都明显增加,甚至翻了几倍;从市场端来看的话,智驾对于销量也产生了非常好的推动作用,潜在的用户来店里进行试驾,NOA的比例也实现了翻倍的增长,并且各个车型的AD max订单占比都在提升,特别是在30万以上的车型,AD max的订单占比已经接近了70%。同时端到端加上VLM,从这开始已经开始建立门槛。因为从这一代开始才是真正使用人工智能的方式去做智驾,而人工智能需要大量的数据和算力,会让具备高阶智驾车辆保有量以及充足研发投入的企业在自动驾驶方面的优势越来越大,并且会实实在在的促进销量的提升,而销量提升又会带来保有量和研发投入的提升,这是一个不断正向滚雪球的过程。
Q:如何看待华为与公司的长期竞争态势?
公司认为鸿蒙之行是在市场上的主要竞争对手,并相信双方将长期健康共存。公司的核心态度是长期持续地学习华为的技术研发体系和经营管理体系,这对作为一个初创企业的公司来说至关重要。
Q: 公司汽车是否能维持全年20%的毛利率指引,尤其是在三季度毛利率如何实现增长?ad Max的比例达到70%是否有助于提高产品组合的毛利率回到20%?
公司的上一季度指导的车辆毛利率大约在18%左右,实际上达到了18.7%,这是公司努力、产品组合和最终交付的结果。对于三季度,公司相信车辆毛利率会有所回升,预计会超过19%,而总的毛利率将超过20%。
Q:管理层认为在外观改善上,明年的电动车会有哪些变化?
公司认为理想Mega已经证明了其在800伏高压纯电三电方面的技术实力,包括高压平台的效率和完整的充电体验。随着技术的进步,公司在支架方面已经进入行业第一梯队,并且座舱竞争力一直保持领先。对于即将推出的纯电SUV,公司将重点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是产品的造型设计问题,第二是确保在纯电产品交付时,能够向用户提供超过2,000个超级充电站。公司对纯电SUV的竞争力非常有信心,并希望在大约两年的时间内,能够进入高端纯电产品的第一梯队。
Q: 公司在没有新车型的情况下,下半年将采取什么竞争策略来保持销量的稳定性,甚至实现提升?
公司认为新车型只是促进销售增长的原因之一。公司目前正通过提高销售运营效率来推动销售增长。展望未来,公司将继续优化门店布局,同时加强在线需求获取能力,这将为销售增长打开更多可能性,并提高销售运营效率。此外,公司近期增加的客户试驾宣传也促进了销售增长,特别是AD max车型的销售。数据显示,公司在20万元以上新能源市场的市场份额从2024年第一季度的13.6%增加到第二季度的14.4%。公司的目标是在年底将这一细分市场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增长到16%。
Q: 鉴于年初公司已经调低了全年低端销量指引至56万辆,而年初给出的资本开支指引高达150亿人民币,请问在销量指引下调的情况下,公司将如何指引接下来的产能扩张节奏和资本开支?
公司在新能源市场20万元以上细分市场的占有率已达到16%,对下半年乘用车市场的健康发展持乐观态度,因此公司对全年超过50万辆的交付量充满信心。关于资本开支,公司已对年初估计的20亿美元进行了优化,目前预计资本开支将为12亿美元。6月和7月的自由现金流已经转正,随着资本开支的优化和运营效率的提升,公司非常有信心自由现金流将从第三季度开始持续保持正数。
Q: 公司如何看待后续端到端技术迭代的方向和进度?
公司的端到端技术迭代速度和效果超出了预期。自7月份开始的千人早鸟测试以来,一个月内模型已经迭代了9个版本,平均每3到4天更新一次。模型训练的数据量也从最初的100万clips增加到了230万clips,显著提升了模型的能力。许多用户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端到端视频,展示了系统在城市道路上的优异表现。模型的快速迭代得益于高效的自动化能力评测系统,公司依托视角模型建立了仿真考试系统,通过用户反馈、使用场景重建和生成技术建立了错题库和试题集,使模型得到充分训练和评测。此外,该系统还能在安全、舒适性等多个维度对模型进行评分。公司认为自动驾驶的研发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功能迭代转变为模型能力的迭代,迭代速度取决于是否拥有足够的高质量数据、算力和自动化仿真考试系统。公司预计在9月份将进行更大规模的万名用户测试。
Q:公司对于 robotaxi 有什么判断或展望?
公司认为当 L4 级自动驾驶实现之后,网约车和出租车的需求会大幅下降,此市场还需要更长的时间去洞察。
Q: 公司如何看待三季度的趋势和指引?近期国内消费疲弱,高端车市场需求不是特别强劲,但公司L系列销量持续增长。除了产品效率和自动驾驶效果外,是否看到政府刺激政策和德系高端车减产保价环境下,公司竞争环境有所改善?
公司认为近期强劲的销售表现主要得益于产品优势所带来的竞争优势,以及公司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和快速调整的灵活性。除了传统销售渠道外,公司在第二季度加大了对抖音等在线平台的网络营销资源投入,取得了显著成果,带来了销售线索的大幅增加。此外,公司正在通过赋予地区层面更多权力来革新销售体系,允许各地区灵活采用区域销售策略,以实现公司给出的完成利润目标,这显著提高了各地区的销售潜力。最后,自2024年6月以来,20万元以上市场的新能源渗透率已经超过50%,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公司认为,在此之后,高端新能源行业将继续整合,而公司将是这一整合过程中的主要受益者。
Q: 明年公司将推出纯电动车型,考虑到推出时间从今年下半年推迟到明年上半年,公司在新技术采用方面有哪些变化?产业链上的产能准备规划大致是什么样的量级?
公司计划在明年推出多款800伏高压的纯电动车型。目前,研发进度正常,已经完成了多次小批量样车试制生产,并根据标定和试验的验证计划完成了高温、高湿以及耐久性等相关测试和性能摸底。在产业链产能准备方面,整体进度也符合预期。纯电车型的产能规划将能够满足销量需求。生产整车的厂房已经建设完毕,四大工艺的产线正在安装调试中。纯电车型将搭载自研自制的核心零部件,这些零部件正在进行性能测试。外部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产能规划和开发进度也按照计划顺利进行。公司有信心确保纯电车型能够按计划进行交付。
Q: 上届业绩会上讨论过将调整L8的展位安排,以提高高价格带产品的比例,请问这一渠道调整是否有效?
公司在汽车园区开设了更多门店,L8的展示位置数量已逐渐恢复。同时,公司发展了包括抖音在内的新在线销售渠道,以确保L8有充足的销售线索。因此,自4月以来,L8的销量一直在稳步提升,目前月交付量已恢复到6000至7000台的范围。
Q:公司对于全年的研发的这个费用预期有没有变化?
预计全年GAAP研发小于120亿人民币。
Q: 经过上半年的改进和调整,公司对经销网络做了哪些改变?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对于渠道扩张,包括进入低线城市的计划,以及为明年纯电车型上市在渠道端需要做哪些调整和准备?
公司正在对其直销模式进行调整,目标是在展厅中展示所有车型,目前正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公司在汽车园区的零售店拥有更大的空间,能够展示9到11辆车,公司计划在这些店铺中展示所有车型。自今年初以来,公司对销售渠道进行了许多调整,逐步用表现不佳的购物中心门店替换为领先的汽车园区零售店。公司将继续专注于前150个城市中最佳的汽车园区,并在那里开设大型、高质量的店铺。至今的成果是,公司在汽车园区的店铺比例从去年年底的24%增加到2024年6月底的31%,并计划到今年年底将这一比例进一步提高至接近50%。对于明年推出的BEV,公司将继续增加汽车园区店铺的比例,以便于展示。随着汽车园区店铺比例的增加,每个店铺的展示车辆数量也从去年年底的4.6辆增加到2024年6月底的5.1辆,并计划到今年年底进一步增加至每店6辆。展示车辆的总数从去年年底的2642辆增加到2024年6月底的2919辆,并计划到今年年底进一步增加至超过3600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