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中信证券发布研报称,2025年财政政策空间仍较大,既有利于稳增长,也有利于缓解地方财政压力,助力防风险。2025年年初至今银行股表现好于红利板块,核心原因在于银行股基本面对应的正股仍有确定性较强的价值空间。在重估银行信用风险资产背景下,如果经济不会步入极度悲观情景,“好于交易估值隐含预期”的现实继续演绎,叠加保险、被动、主动等机构配置行为的积极影响,2025年上半年银行股仍有较为确定的回报行情。
事件:2025年1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财政部介绍财政高质量发展成效。
中信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化债置换政策迅速落实,“松绑减负”效果逐步显现。
1)化债迅速落实:根据财政部披露,2024年的2万亿元置换额度已于2024年12月18日全部发行完毕,而2025年的2万亿元置换债券,已启动相关发行工作,财政部还提及债务置换要“加强管理、压实责任”、“严肃置换工作纪律,严禁挤占挪用债券资金”,当前置换政策强调抢抓时间、迅速落实,预计2025年额度也会靠前发行,推动尽早发挥政策功效。
2)置换政策“松绑减负”效果逐步显现:根据财政部披露,各地置换债务平均成本普遍降低2pcts以上,部分地方降幅超2.5pcts,大幅减轻还本付息压力的同时显著改善区域金融环境,此外还可以为地方腾挪出更多支持内需的空间,促进地方经济平稳增长和结构调整。
财政支持地产政策持续推进,有望继续稳定地产风险预期。
1)存量政策方面:财政通过调整地产交易、开发相关税收政策,切实降低居民地产交易支出,减轻房地产企业的财务压力,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根据财政部在发布会披露,2024年12月重点100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增长约17%,同比增长约18%。
2)增量政策方面:在2025年新增发行的专项债额度内,地方可根据需要,统筹安排用于土地储备和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这两个方面的专项债项目。根据新闻发布会内容,其中对于用于土地储备的专项债,财政部已明确相关要求可以实施,对于用于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的专项债,财政部也在抓紧明确政策中,这两项政策的落实推进,都有利于改善土地和商品房的供求关系、增强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流动性,进而有望继续稳定地产风险预期。
财政表态积极,政策空间仍较大。
财政部明确2025年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包括提高赤字率、扩大债务规模、保障重点支出和提高资金效益四个方面,其中扩大债务规模方面提及“增加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限额,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的范围,带动扩大有效投资”、“支持国有大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提升这些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能力”,通过以政府投资有效带动更多银行信贷和社会投资,既有利于为银行业提供合意资产,经济大盘回稳也更有利于银行经营环境改善。
整体看,2025年财政政策空间仍较大,既有利于稳增长,也有利于缓解地方财政压力,助力防风险。
多家股东增持银行股,板块配置价值突显。
近期银行股东增持频发。
2025年1月8日,苏州银行发布公告,大股东苏州国际发展集团计划自2025年1月14日起的6个月内,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集中竞价交易或购买可转债转股的方式增持苏州银行股份,增持金额不少于3亿元人民币;
2025年1月7日,光大银行发布公告,控股股东中国光大集团以集中竞价方式增持A股股份1.22亿股,累计增持金额4.03亿元;
2024年12月-2025年1月,中国平安及其子公司已五次增持多家国有行H股股票。而根据第一财经统计,2024年以来已有30家上市银行获股东增持。
上市银行绝对收益价值对长期股东有较好的吸引力,在无风险利率持续下行的背景下,银行板块配置价值继续突显。
投资观点:银行板块短期仍具确定性较强的价值空间。
财政支持政策持续推进,债务置换的“松绑减负”效果逐步显现,2025年财政政策空间仍较大,既有利于稳增长,也有利于缓解地方财政压力,助力防风险。2025年年初至今银行股表现平稳,好于红利板块,截至1月10日银行ETF较上年末小幅下跌1.95%,同期中证红利ETF下跌5.69%,核心原因在于银行股基本面对应的正股仍有确定性较强的价值空间。
在重估银行信用风险资产背景下,该行假设的条件是经济不会步入极度悲观情景,“好于交易估值隐含预期”的现实继续演绎,叠加保险、被动、主动等机构配置行为的积极影响,因此预计2025年上半年银行股仍有确定较强的回报行情。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增速大幅下行;银行资产质量超预期恶化;监管与行业政策超预期变化;各公司发展战略执行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