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分歧加大,美联储真的是“被迫”降息吗?

作者: 中金研究 2019-09-19 08:34:53
9月再度降息25pbs,市场已有充分预期。

本文来自 微信公众号“中金宏观”。

事件

北京时间9月19日凌晨2点,美联储公布了9月FOMC议息会议决议,四个要点:1)降息25bps,最新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调整为1.75~2.0%,市场已有充分预期;2)点阵图显示美联储继续认为近期降息仅是“中周期调整”,也即未来还要重回加息通道;3)美联储内部政策分歧进一步加大。不仅对此次降息反对票增加至3票(vs. 7月的2票),且点阵图显示对未来利率路径预测分歧也加大;4)美联储将继续积极应对货币市场波动。Powell表示如有必要将继续注入流动性,甚至可能提早启动“被动性扩表”(organic growth in the balance sheet enough)。

总结来看,鉴于美联储内部分化严重,点阵图中值隐含路径对未来政策指示意义下降,政策走向不确定性有所上升。因而,决议公布后,美元小幅走强。不过,联邦基金利率期货隐含今年末降息概率依然较高;美股也在短期下跌后反弹,标普500当日收盘转为录得正收益。

点评:再度降息25bps,但内部分歧加大

9月再度降息25pbs,市场已有充分预期。在7月降息25bps后,此次再度降息25bps,使得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降低至1.75~2.0%。市场对此已有充分预期,例如,会前联邦基金利率期货隐含的降息25bps概率为100%。

美联储继续认为近期降息仅是“中周期调整”。两方面信息显示,美联储继续认为其处于“中周期调整”而非趋势性降息中:1)对经济乐观。政策声明中美联储对经济的评估修改变化不大,继续认为增长温和,就业增长稳健。相比7月边际变化是,认为消费强劲,但投资偏弱,首次提到出口偏弱。另外,9月更新的经济预测显示,美联储官员对2019年和2021年GDP增长预测中值均上修0.1个百分点(分别至2.2%和1.9%)。也即,美联储对增长前景相对乐观;2)点阵图中值显示2021年重回加息路径。点阵图中值隐含对2019/2020/20212022年的利率变化路径为-2/0/1/1次调整。也即,2021年重回加息路径,2022年继续加息。不过值得注意的是,Powell似乎对这一表述更加谨慎。相比在7月会议明确提及“中周期调整”(mid-cycle adjustment),其在此次会议并未再明确提及这一说法;甚至在记者追问是否继续认为处于“中周期调整”,Powell也未正面回答,仅是大段阐述对通胀在中期回归目标水平的预期。

但内部分歧进一步加大,政策不确定性上升。1)此次反对票增加至3票(vs. 7月的2票)。其中,两位官员Esther George 和Eric Rosengren反对此次降息,希望保持利率不变;而与此相反,James Bullard投反对票是因为,他希望此次降息50bps而非25bps;2)点阵图显示对未来利率路径预测分化进一步加大。对于2019年,17名官员中,有7名认为今年还将进一步降息25bps,但有5位人认为联邦基金利率水平年末应当在2.0~2.25%,也即这次不应当降息。对于2020年分化更大,有8名官员预计利率将相比当前最新水平再降息1次25bps,但有7名官员预计至少加息1次或者2次。

积极应对货币市场波动;甚至可能提早启动“被动性扩表”,但并非代表货币政策立场变化。因大量国债拍卖清算缴款与公司缴税日重叠,近期美国货币市场流动性紧张,隔夜利率回购利率大幅上升。对此美联储积极应对:1)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周二和周三连续两天共向市场注入约1230亿美元流动性,且Powell表示如有必要还将继续注入;2)进一步降低IOER。在联邦基金利率区间下调25bps的情况下,将IOER下调30bps,减缓市场压力;3)考虑提早启动“被动性扩表”。Powell进一步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将进一步考虑是否要提早启动“被动性扩表”以向银行注入流动性。不过他也指出,这种“被动性扩表”只是操作层面解决银行流动性的技术性调整,不代表货币政策立场变化。我们提示,“被动性扩表”即使实施,也将是小规模的、缓慢的资产购买,与大规模、快速的主动性扩表完全不同,因而不应当理解为新一轮QE。

向前看,我们预计美联储将在今年4季度再降息25bps。向前看,美国经济增长可能继续面临来自贸易摩擦不确定性、全球增长动能放缓、以及减税刺激效果消退这“三座大山”的压力。如果货币政策停止宽松,经济下行压力将相对较大、回落较快。因而,我们预计美联储届时将继续降息应对。时点上,鉴于近期通胀上升,美联储可能需要更多时间评估经济形势,我们预计降息时点更可能在12月而非10月。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