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4000人,美国第二大独角兽WeWork跌落神坛

作者: 万得资讯 2019-10-24 15:14:28
WeWork正计划裁减多达4000个工作岗位,主要为了扭转这家共享办公空间企业的经营局面。

本文来自Wind。

作为日本软银(SoftBank)控股WeWork后实施激进计划的一部分,本周四(10月24日)WeWork表示,正计划裁减多达4000个工作岗位,主要为了扭转这家共享办公空间企业的经营局面。

WeWork 在全球拥有14000名员工,此次裁员比列高达30%,其中被裁减的约1000个岗位将被转移到外包劳务公司。此外,WeWork会优先考虑美国、欧洲和日本三大市场,并正在考虑撤出包括中国、印度和拉丁美洲在内的大部分地区。

创始人Adam Neumann已经卸任首席执行官职位,他还将离开WeWork董事会。离开董事会后,Neumann将通过转让股份获得9.7亿美元。

不过,WeWork的员工可能没有创始人那么幸运。WeWork目前的估值为80亿美元,而媒体报道称,超过90%的在职和离职员工持有股票奖励和股权的成本都要高于这一估值。这意味着,如果这些员工想要兑现这些股票奖励或是股权,他们不会获得任何收益。

最近几个月,WeWork已经有十多位高管申请离职。离职高管包括ARK房地产基金前首席投资官Wendy Silverstein、前房地产合伙企业负责人Sarah Pontius、前全球业务和财务运营负责人Ted Stedem、前首席品牌官Julie Rice、前首席传播官Jennifer Skyler、前公关负责人Dominic McMullen,以及近十多位高级人力资源官。

软银接手WeWork“烂摊子”

本周二(10月22日)软银与WeWork达成协议,软银承诺向WeWork提供重要融资。这其中包括50亿美元新融资,以及软银向现有股东发出高达30亿美元的要约收购。软银将加速兑现提供15亿美元投资的现有承诺。此项融资将为WeWork执行商业计划提供重要流动资金,以加快公司实现正向自由现金流和盈利。

为了让WeWork创始人Adam放弃对WeWork的控制,软银集团需向Adam支付6.85亿美元购买他持有的股权,1.85亿美元为期四年的咨询服务费费和5亿美元的信贷延期,以及任命两名董事成员的权利。除此之外,软银集团还将在年底以19.19美元/股的价格回购WeWork现有投资者的部分股份,预计总耗资不超过30亿美元。交易完成后,软银将获得WeWork约80%的控制权。

WeWork新任董事长克莱尔表示,目前公司破产的风险为零,新的现金注入意味着WeWork不会挣扎求生。

独角兽WeWork跌落IPO神坛

2019年8月14日,WeWork向美国证监会提交IPO招股书。原定于当周开始首次公开募股计划,由于WeWork的盈利能力屡遭外界质疑,导致其在临上阵前,WeWork一再申请推迟IPO。9月,该公司正式决定取消首次公开发行(IPO)计划,迫使诺依曼放弃首席执行官一职。最开始WeWork对其自身的市场估值为470亿美元,而华尔街当时下调WeWork的估值至100-150亿美元,WeWork的上市计划或延迟到年底。

数据显示,2016-2018年期间,WeWork净亏损额从4.29亿美元持续扩大到19.27亿美元。截止上半年,WeWork与其客户签订了40亿的合同,不及WeWork自身需要支付的租金:472亿美元的十分之一。联博资产(Alliance Bernstein)研究显示,如果WeWork维持目前的发展轨迹不变,WeWork将在2020年二季度耗尽现有资金。甚至有媒体报道称,WeWork很有可能在年底前用光资金。截至今年6月底,WeWork开支达到29亿美元,而其收入仅为15.4亿美元。

纽约城市大学巴鲁克学院教授帕维尔•克里文科表示,美国现在普遍担心未来会出现经济衰退,这对WeWork的实际运营影响很大。因为他们已经提前与地产所有者签下租约,由于经济不景气,客户需求会降低。但他们仍然需要按照合同付款。

成立于2010年的WeWork被认为是共享办公运营模式的鼻祖,估值曾高达470亿美元,是美国的第二大独角兽公司。如今市场已今非昔比。2019年上市的科技类独角兽公司纷纷股价下挫,投资者越来越看重企业的盈利能力,而不愿为新型商业模式的前景买单。对于软银而言,如果投资的“独角兽”不能让市场看到盈利希望,等待WeWork的将会是更加巨额的损失,以及投资者“用脚投票”。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