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震!港股打新孖展冻结缩至2天,券商利差收入锐减?打新融资不再紧缺?

如果孖展冻资从5天缩短至2天,你的港股打新成本会下降多少?

如果孖展冻资从5天缩短至2天,你的港股打新成本会下降多少?

香港交易所将采纳“T+2”首次公开招股结算周期,最早于 2022 年第四季实施。

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7月6日宣布,将会落实推出全新平台 FINI(Fast Interface for New Issuance),以全面简化及数码化香港的首次公开招股程序。

据了解,香港上市的新股现行“T+5”结算周期,而 FINI 框架咨询文件建议将有关周期缩短至“T+1”。经咨询市场并考虑市场意见及营运上的需要后,香港交易所将落实推展 FINI 作为日后所有新股的统一处理平台,但会先行采用“T+2”结算周期。

此新闻专业名词较多,为方便投资者理解,智通财经app整理“懒人包”进行说明:

1、FINI是什么?

FIN(Fast Interface for New Issuance)是一个简单易用的单一平台,可供经纪、股份过户登记处、公开招股保荐人、律师、包销商、分销商及监管机构,在新上市公司“敲锣”上市交易前,在上市启动、认购、定价、配发、付款、监管批准及纳入股份等各个流程当中相互协调,共享资讯、协调相关工作流程。

2、何为“结算周期缩短”?

现行的新股定价结算周期是采取“T+5”制度,即新股定价后5天上市。

按照目前规划,FINI平台在投入使用后,港股新股由定价到上市所需时间,可能将由5个营业日缩短至2个营业日。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拟上市的公司自己要求“T+3”结算或更长的公开招股结算期,也是允许的。

微信图片_20210706183602.png

经修订“T+2”公开招股结算时间表(来源:港交所)

3、“结算周期缩短”有何影响?

利好投资者。

如果将新股结算周期缩短至“T+2”,投资者可以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并将减少融资申购新股过程中的利息支出。换言之,申购新股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都更低了。

利好港交所。

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欧冠升表示:“我们很高兴看到今次推动首次公开招股结算程序现代化的建议获得市场广泛支持。FINI 未来可缩短新股定价与开始交易之间的周期,除了提升市场效率,更可巩固香港作为全球集资市场的地位。”

降低市场风险。

公开招股结算时间长的确会延长市场风险时间。不管是投资者、发行人、股东抑或包销商,都将承担价格波动的风险。

此前阿里巴巴、网易在香港二次上市的时候,为了降低市场风险,曾尝试只接受散户电子申请认购,并将部分工作改为于周末进行,最终实现在“T+4”日上市交易。这已是现存框架下最快的上市速度。

可能利空券商。

目前,一些热门股份资金丰厚,如果冻资期达5至7天,将产生可观的利息收入。如果实行“T+2”,公司有关方面的收入便会有所减少。

不过,中泰国际策略分析师颜招骏认为,由于新股的结算周期加快,有望加速新股上市的进程,长线看来仍旧利好证券公司。

4、资金紧张将舒缓。

港交所提到,“推出FINI后,结算参与者可选择采用压缩预先付款模式,以改善热门新股在认购期内冻结大量预付资金的情况。”

这是什么意思呢?

即FINI将对香港公开发售的预缴机制作重要改动——每家经纪将会透过指定银行验证认购新股的资金,新股抽签有结果后,发行人才向每家经纪收取其实际获配股数的股款。

这将有望舒缓新股超额认购对港元资金流及银行同业拆息市场引起影响和承受的压力,尤其是对于超大型IPO或热门股。

5、将堵截重复认购。

根据咨询总结:FINI将协助拟上市公司与其股份过户登记处处理认购者于公开发售部分的重复认购。

FINI将首先在公开发售认购截止后进行认购者客户识别信息运行演算, 从电子认购汇总名单中找出任何实际或疑似重复认购。倘若发现任何实际或疑似重复认购,该受影响的认购申请将不获进一步处理,并作标记。然后,股份过户登记处会先在电子认购汇总名单中查重,再在电子认购汇总名单与股份过户登记处电子认购申请汇总名单之间进行类似的运算,以确保于抽签之前识别及剔除实际或疑似重复的认购申请。

6、这是20余年首次优化新股结算。

2020年11月6日,港交所推出FINI框架咨询文件,提出简化首次公开招股结算程序的建议。

香港集资市场近年几经变革,但新股上市前的结算流程自20多年前沿用至今,如今终于迎来了首次优化。

7、2022年4季度才开始启用。

港交所表示,香港交易所为确保市场在过渡至 FINI 前有足够的准备时间,预期 FINI 最早于 2022 年第四季才会启用。香港交易所将于适时邀请市场参与者参加一系列的相关活动,包括应用教学、建立用户账号、全市场测试及预演等,以确保全体顺利过渡。如有需要,香港交易所稍后亦会就《上市规则》及其他操作程序的必要修订另作公布及咨询市场意见。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