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央行的支出规模已经达到了9万亿美元。
这种空前规模的QE将美联储、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的总资产增至24万亿美元。现在,全球关注点都转向主要央行何时放松大规模货币刺激计划,以及由此主要经济体将面临的挑战。
央行的钱都到哪里去了?——购买了大量债券,帮助本国政府为刺激计划提供资金。
如美联储购买了比其对应证券更高比例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并迫切希望拯救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还未完全恢复的行业。事实上,美联储在这些资产上的花费足以在纽约购买超过100万套住房。
尽管目前一些美联储官员认为,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是支出首先应该放缓的地方。
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在贷款方面更为激进,使企业得以维持运转,防止银行坏账堆积。事实上,日本央行的额外贷款足以支付自2003年秋季以来在日本倒闭的每一家公司的债务。
显然,如果各国央行没有对经济过度刺激,全球经济现在将处于更糟的境地,政府也就无法为其福利支出提供资金。
但是,过度的宽松无疑会进一步拉开贫富差距,如拥有科技股、房地产等众多资产类别的富人财富大幅增加,美联储亦有数据证明过去一年富人如何变得更富,穷人是如何进一步落后的。
那么,这长狂欢还能持续多久呢?
没人真的知道。尽管人们都在担心通胀,甚至有些担心央行的过度刺激对经济的操控过大,目前,日本政府债券的最大持有者是日本央行,持有超过40%的国债余额。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央行就采取量化宽松政策,通过减税和增加财政赤字来刺激日本经济,并且长期维持超低利率。
如今的日本,其资产负债表比经济规模(GDP)更大,而美联储和欧洲央行需要在目前的几年里维持资产购买,以接近这一水平,这表明它们可能还没有走出宽松的政策空间。
尽管美联储6月会议纪要再次讨论将何时放缓资产购买规模,无非是安抚市场情绪,让市场习惯美联储的一切做法。
日本央行在交易所交易基金上的支出减少了,但仍承诺只要有需要就会继续购买债券,并表示目前通胀率仍远低于目标。欧洲央行则承诺继续保持现有刺激政策,警惕上次危机后过早收回导致的严重后果。
目前,美联储、欧洲央行以及日本央行仍在每月花费数千亿美元支持疫情后的经济复苏,尽管美国明确表示将放缓购买速度,但要达到政策完全转向仍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
总之,让世界摆脱如此大规模的QE将在未来几年左右全球经济和市场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