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记录|永太科技(002326.SZ):调整后的13.4万吨液态锂盐项目建设期预计2年 新增六氟磷酸锂6000吨/年产能计划于11月底至12月投产

永太科技在10月14日接受调研时表示,考虑下游客户对液态锂盐的需求以及公司自身战略发展需要,公司对年产20000吨六氟磷酸锂及1200吨相关添加剂和50000吨氢氟酸产业化项目进行了调整,改为建设6.7万吨六氟磷酸锂溶液和6.7万吨双氟磺酰亚胺锂溶液,投资额是7.93亿元。

智通财经APP讯,永太科技(002326.SZ)在10月14日接受调研时表示,考虑下游客户对液态锂盐的需求以及公司自身战略发展需要,公司对年产20000吨六氟磷酸锂及1200吨相关添加剂和50000吨氢氟酸产业化项目进行了调整,改为建设6.7万吨六氟磷酸锂溶液和6.7万吨双氟磺酰亚胺锂溶液,投资额是7.93亿元。新的项目仍由公司控股75%股权的子公司永太高新承担建设,建设期预计2年,满产后年新增收入544,460.00万元。六氟磷酸锂产能约2000吨/年,目前供应紧张,将争取提高产出;新增的6000吨/年的产能建设顺利,计划于11月底至12月投产,届时六氟磷酸锂产能合计将达到8000吨/年。VC产品正在建设的2.5万吨/年的产能,其中5000吨/年的产能计划在2022年一季度先投产。三乙胺的价格上涨可能是短期内受需求量突然增大和双控的影响,但产能规模应当是能够满足下游需求的,同时公司已提前做了充足的战略库存准备,也设计了回收装置。

具体调研内容如下:

一、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业绩情况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2.73亿元,同比增长32.25%;公司整体毛利率34.56%,同比增加6.61个百分点;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5亿元,同比增长65.2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11亿元,同比增长200.79%。今年前三季度业绩同比增长较多,主要来源于公司锂电材料产品的业绩增长。其中:

1、六氟磷酸锂产品的下游市场需求增长显著,产品价格持续上升,毛利率提高,使得公司控股子公司邵武永太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的业绩同比增长,同时报告期内公司对永太高新的持股比例由60%上升至75%,其贡献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由去年同期的亏损1,247.23万元增加到盈利19,812.14万元,同比增加21,059.36万元;

2、锂电池添加剂产品VC和FEC的生产车间在8月份建成投产,逐步释放产能并开始销售,增加了公司利润来源。

二、关于13.4万吨液态锂盐项目的情况简介

公司于2021年6月16日披露了《关于子公司年产20000吨六氟磷酸锂及1200吨相关添加剂和50000吨氢氟酸产业化项目的公告》。该项目尚未开始动工建设,处于前期准备阶段。考虑下游客户对液态锂盐的需求,以及公司自身战略发展需要,公司对建设方案进行了调整,改为建设6.7万吨六氟磷酸锂溶液和6.7万吨双氟磺酰亚胺锂溶液,合计13.4万吨液体锂盐。新方案的总投资额相对原方案基本持平,原方案投资额是7.94亿元,新方案投资额是7.93亿元。主要变化的是调整了产品方案,其中:(1)取消了1200吨/年添加剂和5万吨/年氢氟酸;(2)六氟磷酸锂的产品形态由固态2万吨/年改为液态6.7万吨/年,折固都是2万吨/年;(3)增加了6.7万吨/年液态双氟磺酰亚胺锂,折固也是2万吨/年;新的项目仍由公司控股75%股权的子公司永太高新承担建设,建设期预计2年,满产后年新增收入544,460.00万元,年新增净利润66,956.00万元,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55.44%,税后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为3.95年。

三、锂电材料板块经营情况和未来发展

1、锂电材料板块今年的经营情况:

六氟磷酸锂产品生产情况和VC的产能释放情况按计划正常推进。其中:目前六氟磷酸锂产能约2000吨/年,每月实际生产量超过200吨,目前供应紧张,将争取提高产出;新增的6000吨/年的产能建设顺利,计划于11月底至12月投产,届时六氟磷酸锂产能合计将达到8000吨/年。VC产品自8月份投产以来,产能爬坡情况良好,目前实际生产量约每天10吨-15吨,争取尽快稳定达到5000吨/年的设计产能,努力提高产量。正在建设的2.5万吨/年的产能,其中5000吨/年的产能计划在2022年一季度先投产。

2、锂电池板块未来3年产能情况:

根据公司已披露的项目建设公告,未来3年内锂电池材料主要产品将形成如下产能规模:(1)六氟磷酸锂:固态8000吨/年,液态67000吨/年。(2)双氟磺酰亚胺锂:固态500吨/年,液态67000吨/年。(3)VC:30000吨/年。(4)FEC:8000吨/年。

未来产品战略:公司将根据下游客户的需求,加大锂电池电解质、溶剂、添加剂等产品的研发和布局,形成相对完善的电解液产品矩阵,并在产品矩阵上实现闭环,以良性的产品战略构建垂直一体化的综合性生产平台。

四、就部分问题进行了交流

问:公司开始从事液态锂盐,考虑液态锂盐的销售半径,公司是否做垂直一体化的产业链布局?

答:从产品战略来说,公司正在努力布局更多品类的溶质、添加剂产品以及战略性的溶剂产品储备,以形成垂直一体化的综合性生产平台。

问:根据公司未来2-3年的产能建设计划,将形成多材料平台的产品矩阵,是否充分考虑了下游客户的需求并与客户进行充分的沟通?

答: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产品和技术不断迭代。我们始终保持着跟下游战略合作伙伴的持续沟通,了解其最新的产品需求或技术迭代要求,同时公司已经组建了一个从研发、中试到生产的综合性商业化团队,能够较为快速地承接新的研发任务和商业化订单。通过与客户充分沟通,结合公司的产业化能力,形成了公司未来的产能建设计划和产品矩阵布局。

问:公司此前5000吨/年的VC项目的投产较快,在建的2.5万吨产能中的部分产能也可能提前建成,投产速度较快,公司是如何做到的?

答:一方面,公司多年来与下游跨国企业的合作形成了较强的市场应对能力,并积累了丰富的设备嫁接融通经验;另一方面,VC产品的主要反应工艺、生产步骤,与公司多年从事精细化工的生产过程有较高契合度。

问:VC产品的上游原料三乙胺近期价格上涨较多,供应可能偏紧,公司是如何应对的?

答:三乙胺的价格上涨可能是短期内受需求量突然增大和双控的影响,从整个行业的产能规模来看,应当是能够满足下游需求的,供应方面不存在太大问题。同时公司已经提前做了充足的战略库存准备,在生产工艺方面也设计了回收装置,随着生产更加稳定,技术继续改进,回收率逐步提高,对三乙胺的使用量将会更少。

问:今年以来,锂电池材料产品价格上涨,但上游原料的价格上涨也导致成本上涨,公司是如何应对的?

答:公司主要通过三个方面进行应对:(1)与产业链上游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降低原料采购成本;(2)对产品工艺进行升级或改造,比如2万吨固态的六氟磷酸锂改成现在的液态6.7万吨,降低生产成本;(3)在不改变反应路线的情况下,加大力度进行连续化生产改造、副产物回收利用等。

问:六氟磷酸锂每月生产量200吨,折算全年超过2000吨,一般是否都存在一定的超产比例?

答:项目设计过程一般会考虑一定的产能冗余,包括剔除节假日天数等,在供需紧张的情况下,可以利用节假日适当提高生产量,就可能出现超产。当然,前提条件是要符合安全、环保的要求,且保留足够的设备保养时间。

问:双氟磺酰亚胺锂目前产能只有500吨,这次建设项目折固产能2万吨,扩产力度较大,是会分批上量吗?

答:公司之前双氟磺酰亚胺锂的产能一直较小,现在才开始扩产。主要是前期重点在进行技术研发,包括降低成本、副产物循环回收等方面。目前技术已经达到我们设定的目标,因此加大了扩产力度,且设计产能将会一次性建设和投产。

问:双氟磺酰亚胺锂的生产是氯化亚砜工艺路线吗,该原料近期涨价,未来是否会短缺,如何保证供应?

答:公司用的是氯化亚砜工艺路线。根据我们对这个原料的市场调研情况,供应方面目前不存在太大问题。即使出现供应紧张,我们储备了回收副产物二氧化硫用于生产氯化亚砜的工艺,能够有效降低影响。

问:双氟磺酰亚胺锂产品的国内产能相对较少,突破的难点主要是什么?

答:一方面,这个产品属于新型锂盐,产品相对较新,产品工艺和应用在不断改进中。另一方面,下游电池厂之前关于这个产品的应用相对不够成熟。因此导致该产品国内产能相对较少。根据目前的发展趋势,下游应该有了更多的技术储备,对双氟磺酰亚胺锂需求会相应提高。在这一过程中,公司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改造,掌握了较为成熟的技术,因此进行了扩产。

问:双氟磺酰亚胺锂产品的技术研发是以自身为主,还是与下游电池厂的合作研发为主?

答:一般来说产业链不同环节有各自的分工。下游电池厂商可能对于双氟磺酰亚胺锂的研发侧重其应用领域,包括对于电池性能的影响和添加量的多少。而对我们来说核心是在合成领域,侧重于产业化和质量的研究。

问:VC生产过程中是否有三乙胺回收装置?

答:公司在项目可研和设计时已考虑了三乙胺回收利用装置,目前VC产品供需紧张,以保供为主,并不断提高三乙胺的回收率。

问:回收三乙胺的过程需要处理大量的水分,耗费较多能源,在环评和能评方面的指标是否会有困难?

答:公司当时选择在内蒙古建设VC产能,就已经充分考虑了那边的产业化空间,在能评、环评方面的申报都相对比较顺利。在目前双控的形势下,公司在内蒙古和福建等生产基地的能耗控制都相对较好,能源需求没有大量增加。因此这方面不存在较大的障碍。

问:公司液体的双氟磺酰亚胺锂的成本在行业内处于什么水平?

答:就目前而言,公司选择的工艺路线在成本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能够有效控制和降低成本。

问:公司未来会考虑做电解液吗?

答:公司目前对自身的定位和发展目标是成为电解液上游材料的核心供应商之一。我们将努力形成相对完善的电解液产品矩阵,并在产品矩阵上实现闭环。如果各方面条件具备,未来也不排除布局电解液领域。

[免责申明]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本资讯来源于企业发布的投资者活动记录表,文字略有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原始纪录以及更多信息请参考企业相关公告。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