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东方财富发布研究报告,维持长安汽车(000625.SZ)“增持”评级,预计2021-23年营收为973/1117/1293.2亿元,归母净利为47.4/56.2/67.5亿元,EPS为0.62/0.74/0.89元,PE为33/28/23倍。
事件:公司发布10月整车产销快报:月销总计20.23万辆,同比-4.87%,环比+7.45%;1-10月累计销售193.45万辆,累计同比+22.16%;月度产量总计20.01万辆,同比-2.76%,环比+1.89%,1-10月累计产量186.68万辆,累计同比+20.20%。
东方财富主要观点如下:
10月销量实现环比连续增长,自主品牌贡献重要增量。
自主品牌(重庆+河北+合肥,下同)及福特、马自达10月销量分别为10.80万辆、2.96万辆、1.76万辆,同比-6.69%、+12.52%、+13.42%,环比+14.83%、-7.76%、+1.67%;1-10月累计销量分别为109.29万辆、23.89万辆、11.08万辆,同比+32.91%、+23.48%、+0.82%。10月广义乘用车批发销量200.6万辆,同比-5.1%,环比+14.2%。
自主品牌月销环比改善优于市场,预计主因缺芯改善促进产能逐步释放所致;福特、马自达10月销量同比增速高于市场,预计主因新车投放产品结构改善带来增量。此外,10月公司海外销量达7874辆,自主品牌1-10月累计销量首次突破10万辆,累计同比+136.1%。
产品力提升供给驱动,自主新品周期持续。
自主品牌主要车系10月表现:UNI月销11249辆,环比+35.43%,同比+0.20%;CS75月销20539辆,环比+34.31%,同比-33.67%;CS55月销20233辆,环比+90.72%,同比+50.54%,第二代CS55Plus上市2个月累计订单破5万;逸动月销13113辆,环比+0.87%,同比-35.74%;欧尚月销19392辆,环比-9.87%,同比+41.24%,欧尚X5连续5个月销量破万,欧尚X7Plus(10月17日上市)月销6,492辆表现强势;
凯程月销16005辆,环比+28.65%,同比+47.48%。自主后续增量:UNI-KPHEV版(或于21Q4上市)、UNI-V(或于22Q1上市)、C385(新平台纯电SUV,或于22Q2上市)、E11(阿维塔高端品牌纯电SUV,或于22Q2上市)。
新品投放结构优化促合资品牌环比改善。
合资品牌10月表现:长安福特月销29599辆(含林肯品牌),环比-7.76%,同比+12.52%。福特品牌新蒙迪欧/新一代福睿斯/锐际月度零售销量分别为4101/4779/3690台,贡献主要增量。林肯品牌中航海家月销破2500,同比+240%,冒险家月销破5000台,同比+17%,飞行家月销持续破千,高端车型热度延续。长安马自达月销17646辆,环比+1.67%,同比+13.42%。,科塞拉/CX-5/CX-30的10月零售销量分别为9090辆、2457辆、1,59辆,其中CX-30环比增幅逾30%,贡献主要增量。
阿维塔引入战略投资者,电动智能高端化顺利推进。
阿维塔增资扩股落地,引入六家投资方(宁德时代、福建闽东、重庆承安、两江西证、南方资产、南方工业基金),增资完成后公司注册资本从2.88亿元变成11.72亿元,公司持股比例从95.38%变成39.02%。阿维塔致力打造自主高端民族品牌并实现产业化,首款高端纯电新车E11将于11月15日推出,未来三年还将开发涵盖轿跑、SUV等品类在内的11款产品。本次增资扩股引入外部资源进行股权多元化改革,料将增强发展活力、提高运营效率,加速新能源车产业链资源整合,或将促进和确保阿维塔成功引领公司电动智能高端化转型,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技术驱动全面转型,混动/纯电新品周期或将至。
公司于8月底公布中长期销量目标:2025年长安品牌销量300万辆,新能源占比35%,2030年销量450万辆,新能源占比60%。混动、纯电以及智能化平台技术的积累储备将成为公司目标兑现的有力保障:
1)混动平台:发布蓝鲸IDD混动系统,首发车型UNI-KPHEV的NEDC工况综合油耗达0.8L/100km;2)纯电平台:打造EPA0、EPA1、EPA2三大纯电平台,未来五年陆续推出26款全新智能电动汽车;
3)智能化:MPA方舟架构(偏燃油车应用领域,UNI-T/K均基于此架构)+SDA架构(建立在智能电动网联汽车平台CHN基础上)。公司基于技术驱动,计划每年投入销售收入的5%于研发当中,叠加同华为等科技公司的深度合作,预计将带动整车产品力的持续稳步提升,未来或迎产品创新爆发周期。
投资建议:公司自主品牌燃油车+智能化取得初步成功(以CS75Plus以及UNI-T/K为代表),后续混动及纯电平台也将步入成熟加速新品供给。自主品牌或由新能源车新品周期带动量价齐升,合资品牌或受益于新品投放产品结构改善,底部向上。
风险提示:芯片供给短缺持续;上游原材料涨价;新能源车产品竞争加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