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讯,普洛药业(000739.SZ)在1月10日接待了超90家机构进行调研,其中不乏多家知名私募、大型险资及明星经理参与,包括在管规模近千亿的兴全基金谢治宇。在调研过程中公司表示产能在快速扩张,高活车间在2022年第一季度将投入使用,另一个更大的多功能单元化柔性车间预计也将在2022年9-10月份左右投入使用。
据Wind数据统计,1月至今已有154家机构对普洛药业进行了调研,其中兴业基金谢治宇、乔迁等明星基金经理以电话会议的形式参与了公司调研活动,高毅资产、重阳投资、星石投资、淡水泉投资等知名私募,以及国寿资产、人保资产、泰康资产等大型险资也在机构调研名单中现身。值得注意的是,普洛药业是谢治宇旗下基金重仓持有标的,兴全合润三季末持有普洛药业2818.99万股,兴全合宜持有2115.66万股。不过在去年三季度期间,谢治宇旗下两只基金均减持了部分普洛药业。但这并不影响谢治宇对普洛药业的关注,减持以后,去年10月,谢治宇亲自参与了普洛药业的调研,今年开年后谢治宇首次公开现身调研,又是出现在该公司的名单上。
普洛药业在接受调研时表示,从2021年9月上旬至10月原材料大幅度涨价,公司及时对部分产品调整了定价策略并也得到了客户的接受,四季度营业收入创造了历史新高。公司表示产品能否调价还是由产品供求关系和竞争力决定的,且原材料的价格总是会有周期性的波动,大家更应该关注如何增加产品的竞争力,而不需要过多关注于价格短期的涨跌。
公司在介绍经营情况时表示CDMO业务随着较多的项目逐步放量,报价项目、运行项目、三期临床项目、API项目和注册中间体项目等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CDMO业务受装运、产品结构等影响,季度毛利率有波动是正常的,因此不要太看重单季的毛利率。但从长期来看毛利率维持在40%-50%之间都是合理的。此外,公司产能也在快速扩张,2021年10月,公司第一个多功能柔性车间投入使用;另一高活车间在2022年第一季度也将投入使用。另一个更大的多功能单元化柔性车间预计也将在2022年9-10月份左右投入使用。研发端,截止2020年底,公司研发人员已增加至800余人,上海CDMO的第二栋研发大楼预计在春节后正式投入运营,横店的CDMO研发大楼也在建设中,预计能够在2022年底投入使用。
公司后续参加集采的品种美托洛尔具有三个主流规格,竞争形势较好。此品种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公司家数不多,制剂工艺难度也较大。此外,公司是美托洛尔中间体国内唯一的制造商,API产能也是最大的,所以公司在该产品上的竞争优势明显。头孢克肟颗粒和头孢克肟片也是公司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品种,API目前是全球最大,制剂此前都是在第三终端销售,医院市场几乎为零,进入集采后,医院市场这块将对公司是一个比较大的增量。
中药经典名方项目方面,公司目前在研的经典名方品种有6个,中药业务目前销售体量较小。公司也将依据国家鼓励中药的相关政策,持续推进经典名方工作以及进一步做好原有独家品种的销售推广。
在被问及头孢API全球化情况时公司表示,头孢是刚性需求,布局上一定是全球化。公司目前阶段头孢中间体包括侧链、母核出口海外还是比较多,未来公司会以“API+制剂”的组合全球化布局。为进一步增强该产品的竞争力,公司正在加强侧链和母核的建设,包括科技攻关、产能扩张都在进行中。
具体调研内容如下:
一、祝总介绍公司主要经营情况
2021年受疫情持续冲击影响,尤其是海外,不仅是业务端面临着人民币汇率的大幅波动,国际运输方面也遇到了一些困难。面对诸多困难因素,公司在全体干部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仍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CDMO业务维持了快速增长,原料药业务恢复较好,整体保持稳健,这两块业务都比较符合预期。制剂业务略微受到影响,恢复地较慢一些,公司美托洛尔项目受疫情影响,FDA审计一直在延误。另外,从9月上旬至10月原材料大幅度涨价,公司及时对部分产品调整了定价策略并也得到了客户的接受,四季度营业收入创造了历史新高。
具体三块业务情况:CDMO业务随着较多的项目逐步放量,报价项目、运行项目、三期临床项目、API项目和注册中间体项目等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由于公司在研发端能力的增强,整体的CDMO项目数在增加,转入商业化的项目也较多,公司对CDMO业务快速增长非常有信心。此外,公司产能也在快速扩张。2021年10月,公司第一个多功能柔性车间投入使用;另一高活车间在2022年第一季度也将投入使用。另一个更大的多功能单元化柔性车间预计也将在2022年9-10月份左右投入使用。研发端,截止2020年底,公司研发人员已增加至800余人,上海CDMO的第二栋研发大楼预计在春节后正式投入运营,横店的CDMO研发大楼也在建设中,预计能够在2022年底投入使用。在研发和产能上,保障公司CDMO业务未来持续快速增长。原料药在2021年的二、三季度受到的影响较大,四季度恢复地比较明显。新技术方面:流体化学工程技术平台的第一个商业化车间已经投入使用,更多的流体化学商业化车间都在改造建设中,明年会有更多的应用。合成生物学及酶催化工程技术平台建设方面,通过酶催化解决了一些现有产品的问题,例如原来的化学催化改成酶催化,也有很多新产品落地都使用了酶催化;合成生物学方面,包括酶本身的筛选改造,还有一些直接用发酵做的产品也在进行大量的菌种改造、基因编辑、改造。公司在生物方面已有研发人员近100人,相关实验室投入使用已有近一年,另外与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的战略合作都是围绕合成生物学方面开展的,这些对未来发展都将带来非常大的效益。制剂2021年恢复地稍慢一些,但随着公司后续几个竞争力较强的核心品种参加下一轮集采以及原有品种的销售恢复,我们对制剂业务的恢复较为乐观。公司按照强科技研发的发展理念,在2021年的研发投入近5亿元,同比增长38%,研发投入强度非常大,是公司未来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
二、提问环节:
问:公司在10月份做了价格策略的调整,影响明显吗?
答:9月中旬开始原材料大幅度涨价,推动了后面的调价,但产品能否调价还是由产品供求关系和竞争力决定的。我们的部分产品这次调价也得到了客户的接受,说明我们产品还是占有一定优势。但10月中旬开始的调价,我们也没有马上执行,原有的合同还是需要完成的,真正的调价执行还是11月陆续开始的,到12月份已基本执行到位。但原材料的价格总是会有周期性的波动,我们更应该关注如何增加产品的竞争力,而不需要过多关注于价格短期的涨跌。
问:请问公司CDMO业务毛利率情况?
答:CDMO业务受装运、产品结构等影响,季度毛利率有波动是正常的,因此不要太看重单季的毛利率。但从长期来看毛利率维持在40%-50%之间都是合理的。
问:请问不同企业在合成生物学研究方面的竞争优势?
答:公司布局这方面比较早,目前在国内能把生物发酵和化学合成这两方面都做的较好的企业并不多,而我们在这两方面一直保持着比较好的竞争力。近年来,随着基因测序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的进步,整个合成生物学的研究进程大幅加快。公司和上海交大以及浙江工业大学也是在一两年前就开始合作。这方面的研究可以带来成本的大幅下降,也能更好地满足“碳中和、碳达峰”的需求,更符合时代发展方向。未来几年,公司也将在这方面投入较多的资源,公司后面新增的两个较大的原料药项目也会应用这方面技术。
问:请问后续参加集采的制剂品种对公司影响?
答:公司后续参加集采的品种美托洛尔具有三个主流规格,竞争形势较好。此品种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公司家数不多,制剂工艺难度也较大。此外,公司是美托洛尔中间体国内唯一的制造商,API产能也是最大的,所以公司在该产品上的竞争优势明显。头孢克肟颗粒和头孢克肟片也是公司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品种,API目前是全球最大,制剂此前都是在第三终端销售,医院市场几乎为零,进入集采后,医院市场这块将对公司是一个比较大的增量。
问:请问公司研发人员扩充情况?
答:公司研发人员目前有800余人,目标2022年底达到1300余人,长期目标在2025年达到2000余人,其中约60%是CDMO研发人员。
问:请问头孢API全球化战略情况?
答:头孢是刚性需求,布局上一定是全球化。公司目前阶段头孢中间体包括侧链、母核出口海外还是比较多,未来公司会以“API+制剂”的组合全球化布局。为进一步增强该产品的竞争力,公司正在加强侧链和母核的建设,包括科技攻关、产能扩张都在进行中。
问:请问公司海外CDMO研发中心的设立以及与高校的战略合作将带来怎样的技术进步?
答:公司CDMO研发中心设立于美国波士顿,波士顿是全球创新药的人才、技术高地,公司的很多客户也在那里,设立波士顿CDMO研发中心的目的主要就是为客户做一些前沿性的服务,后期再逐步转移到国内。目前也已有好几家波士顿的Biotech公司和我们签署了合作协议。与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工业大学的合作核心就是合成生物学,通过以产品为核心的研究,包括酶库的建设、酶的筛选等方面,从而加强整个技术平台的建设,目前也已有成效,但转到商业化的过程中还需要一些时间。和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合作主要是流体化学部分,他们的工程技术经验非常丰富,能够帮助我们做大量现有项目的流体化学改造,也为公司自动化改造提供了很多技术支持。公司将把自身技术的发展与外部的技术合作相结合,使之产生最好的效应。
问:请问后续项目增量主要是来自商业化放量还是项目的转移?
答:增量的主要部分还是原有项目在转移落地后的商业化的供应。公司从近两年才开始接一些早期项目,这些项目还是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够在销售额上有所体现。
问:请问公司中药经典名方项目推进情况?
答:公司目前在研的经典名方品种有6个,中药业务目前销售体量较小。公司也将依据国家鼓励中药的相关政策,持续推进经典名方工作以及进一步做好原有独家品种的销售推广。
问:请问公司未来在智能制造方面的规划?
答:国内医药制造行业在智能制造方面相对比较落后,主要原因是过去行业比较分散,不够集中,这两年随着行业的逐步集中,连续化、自动化、信息化技术在医药行业得到深入应用。近年来,公司在这些方面投入还是比较大的,包括和浙江中控等的战略合作,公司会首先从连续化到信息化做起,再逐步往智能制造方面迈进。
[免责申明]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本资讯来源于企业发布的投资者活动记录表,文字略有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原始纪录以及更多信息请参考企业相关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