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国金证券发布研究报告表示,锂板块最近一段时间的调整,核心原因仍是过去一年涨幅过大,高位下围绕某篇文章、某个纪要、某个传闻带来的波动也就变大。基本面看,22、23年锂资源紧张,24、25年也很难得到大幅缓解,锂具备周期成长属性。目前股价中,市场仍将锂作为一个周期涨价品种看待。市场需要接受至少未来两年锂板块的高价格、高利润,特别是有资源的公司。现在是数据和业绩真空期,板块下个好的布局时点判断是一季报前,基本面数据强化验证+一季报高弹性业绩催化。标的上,22年该行重点围绕业绩思路,将板块分化,重点看好有资源有加工产能且未来有成长性的公司,龙头天齐锂业(002466.SZ)、赣锋锂业(002460.SZ),弹性标的永兴材料(002756.SZ)、盛新锂能(002240.SZ)等。
一、产业链跟踪最新反馈
1、短期价格&全年价格
本周SMM报价,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为32-33万元/吨,工业级碳酸锂价格为30-31万元/吨,部分竞价销售价格达35.5-36.5万元/吨;氢氧化锂的报价大概在27-30万元/吨。从去年四季度末开始,这一轮涨幅已经达到15万/吨,主要原因为下游的备货需求叠加四季度之后的供应减少导致。
价格节奏上,由供需决定,预计和21年走势类似,春节后价格涨势有所减弱,价格趋稳,横盘后二季度末三季度开启新一轮上涨。品种上,碳酸锂先涨,预计到年中氢氧化锂涨幅会跟上。
全年价格,产业链对今年的价格判断比较乐观,喊出了相对较高的价格。同时,对今、明两年都相对乐观。22年的供不应求状态确定性强;23年的很多扩产项目计划集中在下半年或者年底投产,考虑产能爬坡,意味着23年供应增量有限,23年仍供不应求。24-25年短缺程度可能缓解,但大概率不会扭转供不应求趋势。
2、下游接受度
结论是不管是国内以及海外客户,下游对现在的价格完全接受,现货目前是一货难求的状态。
锂盐厂普遍反馈的一点:电池和车企目标是抢分额,考虑的更多还是市占率问题,他们更多担心的是没有资源保供,接受资源紧张的现实。现在能有多少锂决定着他们未来能有多少出货量。
举两个调研中的实例,第一个,有锂盐厂反馈,如果现在以25-30w的价格,可以在1月份就把全年的货卖光,客户在这个价格下是抢货的状态。第二个,多个锂盐厂反馈,已经有整车厂、电池厂在和锂盐厂谈3年甚至是5年的长单(锁量不锁价),可以看出下游对上游紧缺的重视度。
二、市场关心的几个问题
1、锂是不是21年的光伏硅料?可以等到锂价下跌拐点?
锂是资源品,硅料是工业品,不能完全等同。硅料的原材料不稀缺,有资金就可以投,扩产时间一年左右。锂矿扩产周期少则2年,多则3-5年;下游锂电池扩产需要6个月,正极材料扩产需要1年,也就是供需失衡至少2-3年时间。
该行一直强调:一是这轮上游资本开支没有跟上中游和下游的资本开支,供需错配时间拉长,上游的产能周期见底才发生在20年中,以Altura关停为标志;其次是,全球最主要的优质资源已在上一轮17年那轮基本都瓜分完毕。因此,该行看到锂公司近期收购的锂资源多为绿地矿,意味着开采周期至少要2-3年以上时间,同时,绿地矿项目本身的不确定性就很大,进度预期的概率很大。
当然,当前锂的股价表现出来的,锂就是硅料,这就是预期差:该行或许在未来2-3年都等不到锂价大拐点出现。
2、几大下游的价格承受力如何?高价格影响终端需求?影响多少需求?
锂四大下游:动力电池、消费电池、储能、传统工业。价格承受能力依次:动力—消费—传统工业—储能。
从产业链反馈来看,动力环节价格承受度最高,22年电池本身有涨价预期,特斯拉、小鹏等整车已经涨价,观察涨价后的电车销量情况,判断大概率能传导。
其次为3C,但锂的成本占比低,承受能力强。电动工具略有影响。
然后是传统行业,主要两个用途,玻璃陶瓷40%,锂基润滑脂60%,容易减产的是玻璃陶瓷,但成本占比小,且类似高铝玻璃中,无法替代。最不容易减产的是锂基润滑脂。目前价格下,如果有可替代的产品早就已经替代了,预计最多影响2万吨左右需求。
最后是储能,对价格敏感,但储能市场容量大,增速快,很多企业不愿意退出市场。总体,影响最大的应该是储能,影响量需要观察。
3、21年的锂可以满足多少车?
根据国金新能源车团队的预测,22年全球电车销量1000万辆。按每辆车对应50kg锂需求,动力环节对应50万吨需求。
该行预计22年锂供应68.2万吨,也就是消费储能传统三大下游分配剩余的18万吨供应,对应三个领域需求分别为6-8万吨、3-4万吨、8万吨,同比持平或略有下降。意味着略压缩其他三大领域需求,22年的锂就可以满足1000万辆车需求。如果其他三大领域需求要同比增长,22年的锂满足900万辆车的需求问题不大。
本文来源于国金证券宏策股微信公众号,智通财经编辑:杨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