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A股“稳增长”仍在发力

作者: 中金研究 2022-02-20 14:15:45
中金公司认为,“稳增长”风格可能持续,制造成长静待转机

近期市场整体显现企稳迹象,但成交尚未回到春节前水平。周内风格出现明显切换,前期回调明显的偏成长风格,如新能源、科技硬件、医药等企稳反弹,部分“稳增长”相关板块小幅回落,部分投资者对于未来市场主线重新有所纠结。我们认为在市场相对低位、预期偏低的背景下“稳增长”加力并出现超预期的信贷和社融增量,从两到三个月的周期对市场影响偏积极,而政策细节的持续落地和前瞻指标改善有利于增长预期的改善,对后续市场表现不必悲观。伴随“稳增长”政策逐渐见效、中国经济增长见底回升,“情绪底”可能视稳增长政策的力度和节奏在一季度中左右,而“增长底”则有望在一季度到二季度左右出现。风格方面,成长风格经历前期调整后,进一步大幅回落可能性相对较小,近期有所企稳,但结合当前经济和政策环境,以及估值和仓位情况,我们认为成长风格可能仍未到大幅介入的时间,市场重回成长风格的时间点初步预计可能在二季度初左右。

业配置建议:稳增长”风格可能持续,制造成长静待转机

1)政策边际变化或发力潜在有支持的领域,包括基建、地产稳需求相关产业链(建材、建筑、家电、家居等)、券商金融等;

2)2021年已经有所调整、估值已经不高、中长期前景依然明朗的中下游消费,自下而上择股,包括家电、轻工家居、汽车及零部件、互联网、农林牧渔、食品饮料、医药等;

3)阶段性关注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航空机场、餐饮旅游、线下娱乐等板块;

4)去年涨幅大的制造成长板块,包括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及科技硬件半导体等,已经有所调整,但可能还未到全面介入时机。

市场回节后指数两周连阳,成交略有回落

上周地缘风险升温使得海外市场承压、国际资产价格波动;国内市场则在货币政策继续发力、财政态度更为积极等利好因素影响下继续小幅反弹,上证指数单周收涨0.8%。市场成交活跃度较上周有小幅回落,日成交金额降至8000-9000亿元水平。北向资金本周转为净流出24.0亿元,其中沪深股通继续分化,沪股通净流入31.5亿元。风格方面,前期回调明显的成长风格有相对表现,创业板指单周上涨2.9%;价值蓝筹为主的沪深300上涨1.1%。行业方面,年初至今跌幅较大的新能源车产业链中上游领涨市场,电力设备、有色金属等相关板块有不错表现;医药板块也有所反弹;稳增长相关的建筑、钢铁依然表现较好;非银金融、公用事业、银行板块表现不佳。

市场展望:政策仍在发力,继续关注“稳增长”

近期市场整体显现企稳迹象,但成交尚未回到春节前水平。周内风格出现明显切换,前期回调明显的偏成长风格,如新能源、科技硬件、医药等企稳反弹,部分“稳增长”相关板块小幅回落,部分投资者对于未来市场主线重新有所纠结。我们认为在市场相对低位、预期偏低的背景下“稳增长”加力并出现超预期的信贷和社融增量,从两到三个月的周期对市场影响偏积极,而政策细节的持续落地和前瞻指标改善有利于增长预期的改善,对后续市场表现不必悲观。伴随“稳增长”政策逐渐见效、中国经济增长见底回升,“情绪底”可能视稳增长政策的力度和节奏在一季度中左右,而“增长底”则有望在一季度到二季度左右出现。风格方面,成长风格经历前期调整后,进一步大幅回落可能性相对较小,近期有所企稳,但结合当前经济和政策环境,以及估值和仓位情况,我们认为成长风格可能仍未到大幅介入的时间,市场重回成长风格的时间点初步预计可能在二季度初左右。近期注意以下几方面进展:

1)临近两会国内稳增长政策持续加力,发改委对服务业、工业打出支持“组合拳”,“新基建”规划持续落地。近期“稳增长”相关政策接连出台,发改委、财政部、人社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延续服务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并针对餐饮、零售、旅游、交运、民航等实施针对性的措施,以稳定服务业特别是其中受到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稳定运行;同时,发改委等十二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的通知》,提出财政税费、金融信贷、保供稳价、投资和外贸外资及用地、用能和环境五大方面政策,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财政部表示2022年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财政政策发力适当靠前”[1]。“新基建”方面,“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实施,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发改委等十二部门发文要求组织实施光伏产业创新专项行动鼓励风电光伏基地建设;

2)房地产政策相关进展。上海证券报报导[2]国内部分非限购城市开始下调刚需的首付比例,首套房贷款首付比例从之前的30%降至20%。此外,全国已经有20多个城市上调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等。土地市场方面,土拍回温,流拍率从去年底的17%下降至6%,溢价率从1%上行到5%,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房住不炒”基调下,表示“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3)1月国内CPI、PPI同比涨幅双降。1月CPI同比上涨0.9%,较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拖累明显,非食品消费品也小幅下行,表明需求整体仍然偏弱;PPI同比上涨9.1%,较上月回落1.2个百分点,上中游原材料价格拖累了1.5个百分点,而电力价格提振了0.2个百分点。我们认为中国当前面临的通胀压力有限,不会对国内货币政策带来太多掣肘;

4)业绩期临近,关注业绩预期差。截至2月19日,共超250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1年业绩预告信息,披露率过半,其中954家上市公司业绩预增,1482家上市公司业绩向好,比例超过59%;

5)疫情进展:近期全球的日新增新冠病例继续回落,上周英国、瑞典、丹麦等十多个欧洲国家宣布疫情结束[3],但奥密克戎变种毒株带来的威胁仍不容忽视。结合近期中国香港等地区的疫情,继续关注中国的应对;

业建议“稳增长”风格可能持续,制造成长静待转机

当前要关注如下方向:

1)政策边际变化或发力潜在有支持的领域,包括基建、地产稳需求相关产业链(建材、建筑、家电、家居等)、券商金融等;

2)2021年已经有所调整、估值已经不高、中长期前景依然明朗的中下游消费,自下而上择股,包括家电、轻工家居、汽车及零部件、互联网、农林牧渔、食品饮料、医药等;

3)阶段性关注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航空机场、餐饮旅游、线下娱乐等板块;

4)去年涨幅大的制造成长板块,包括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及科技硬件半导体等,已经有所调整,但可能还未到全面介入时机。

近期关注:国内稳增长政策;、房地产信用事件;A股年度业绩披露进展;国内外疫情;美国货币政策。

本文编选自微信公众号“中金策略,作者:王汉锋、李。求索等;智通财经编辑:楚芸玮。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