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白天骂硅料,晚上做梦硅料会降,早上还要买硅料。”在去年12月举行的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年会上,有企业代表如此调侃称。彼时,多晶硅价格刚刚自高点呈现回落趋势,加上多项新增产能投放计划,硅料价格拐点呼之欲出。
然而,今年以来硅料价格开启的新一轮涨价,其持续时间已然超出此前作出的乐观预期。据硅业分会本周消息,国内单晶复投料价格成交区间最高达到27万元/吨,价格延续涨势。另据PV Infolink数据,海外产地硅料价格持续存在溢价,甚至高于28万元/吨的价格屡见不鲜。
财联社记者从业内人士处获悉,考虑需求端旺盛情况,硅料价格近期走出新高可能性较大。三季度预计将有协鑫、新特和通威等新产能释放,届时硅料价格可能出现一定缓解,但年内实际降幅有限。在政策和海外出口利好的加持下,光伏产业链谨慎向好。
硅料价格持续微涨
硅料价格在平缓两周之后,本周继续小幅上涨。其中单晶复投料价格区间在26.3-27.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26.74万元/吨,周环比涨幅为0.41%;单晶致密料价格区间在26.1-26.8万元/吨,成交均价为26.50万元/吨,周环比涨幅为0.34%。
一位行业观察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多晶硅价格易涨难跌,主要受供需关系和交易结构决定。目前,硅片仍然是除硅料外利润最丰厚的环节,不论是一体化组件厂商,还是上机数控、京运通等“新秀”,在硅片环节投资都呈现出井喷趋势,且从市场反馈看,大尺寸硅片还存在供应偏紧的预期,产能扩张只会持续。
此外,在硅料紧缺预期下,下游硅片为了保障原料供应,通常采用长单协议提前锁量,流通至市场的硅料供应有限,零星散单推动硅料价格上涨。
值得注意的是,硅料价格还有进一步上升空间。据硅业分会消息,截止本周,6月份国内硅料市场供需和价格走势已基本明朗,预计6月底前,少量散单交易将小幅拉升硅料周均价,短期内整体延续持稳微涨走势。
据长江电新消息,5月份国内多晶硅产量为6.22万吨,环比增加7.2%;国内进口量约6000吨左右,环比有所提升。6月国内硅料总供应量(包括国产和进口)预计约7万吨,环比增幅在4%左右,其中国内增量包括新特、亚硅等扩产增量,进口增量主要来自马来OCI检修复产释放量。
此外,硅片环节仍然维持较高开工率,两家一线企业开工率分别维持在75%和80%,一体化企业开工率维持在90%-100%之间,其余企业开工率维持在70%-80%之间,对硅料价格继续形成支撑。
上游报价坚挺,延伸到组件端价格亦是如此。据行业资讯网站,中广核2022年组件集采近日开标,总规模8.8GW(4.4GW招标+4.4GW储备)。招标情况看,各标段组件价格均价在1.90元/W以上,最高报价2.02元/W。
业内分析认为,光伏受需求端支撑较为显著。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光伏发电在建项目121GW。预计全年光伏发电新增并网108GW,同比上年实际并网容量增长95.9%。
据上述业内人士分析,目前组件价格在经过年初调整后,再次触及单瓦2元的高位,国内电站收益水平进一步压缩,观望情绪氛围持续增长。不过,当前海外需求还在支撑组件订单,在国内政策和出口需求等多重利好下,全年维持谨慎向好的预期。
下游博弈情绪加重
面对上下游利润分配的不平衡,产业链博弈的情绪在高价硅料的影响下逐渐加重。事实上,电池片和组件作为产业链中下游,毛利水平受两头挤压明显,即使“绩优生”也不例外。天合光能(688599.SH)去年实现营业收入444.80亿元,同比增长51.2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8.04亿元,同比增长46.77%。不过,公司光伏组件业务毛利率为12.43%,下降2.47%,且自2019年以来持续下降,因此收到上交所问询。
从天合光能回复情况看,上游硅基原材料价格上涨是造成直接材料成本上升的重要原因。在同业公司中,隆基绿能(601012.SH)、晶澳科技(002459.SZ)、晶科能源(688223.SH)去年组件销售毛利分别下降3.47%,1.94%,9.50%。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针对硅料价格持续上涨,组件企业仍然极力争取毛利空间。天合光能在问询函中列举多条应对措施,其中包括签单中将加入销售价格与原材料价格变动的联动条款,在主要原材料价格发生较大变动时,与客户重新议价。
从产业链分布情况看,硅料厂商通常主营单一环节,牢牢占据上游优势,并享受周期红利。而从硅片环节向下,厂商多实行一体化布局,组件厂尤其如此。从过去一年经验看,一体化厂商面对高价硅料侵蚀,但是因为配有硅片产能,虽然毛利承压,但总体能维持盈利能力。
不过,对于单一经营电池片和组件的企业而言,压力则较为显著,特别是在分销市场中,如果价格政策调整不及时,甚至可能出现毛利水平被压缩至“越卖越亏”的极端情形。2021年,市场中不乏有对中小组件商对低价订单毁单的担心。
此外,开工率调整是下游企业应对成本压力的重要措施之一。有组件企业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组件议价的空间非常有限。目前公司整体开工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但考虑到终端接受程度,如果采购量出现明显萎缩,公司可能会进行适当减产。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与2021年存在变量的,可能是N型电池组件对产业链价格的重构。天风证券研报认为,新技术优势参数不一,叠加客户需求差异,分布式与地面电站或将采用不同产品,产品力将直接决定下游客户接受度。此外,HJT、IBC等电池组件则将对产业链上下游均造成影响,需要协同研发,因此一体化企业优势将继续扩大。
本文来源于财联社,作者刘梦然;智通财经编辑: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