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策略:开门红点燃春季行情

作者: 智通转载 2023-01-08 15:57:54
A股实现开门红源于稳增长政策等利好因素驱动,基本面预期改善、资金面充裕,春季行情有望逐渐展开。

核心结论:①A股实现开门红源于稳增长政策等利好因素驱动,基本面预期改善、资金面充裕,春季行情有望逐渐展开。②这轮上涨始于22年10月末,是熊转牛的第一波上涨,借鉴历次牛市第一波上涨,目前时空均未到位。③政策+技术双轮驱动的数字经济(TMT)最优,新能源有结构性机会,消费优选医药和必需消费。

开门红点燃春季行情

新年伊始A股迎来了开门红,主要宽基指数涨幅明显,绝大多数行业指数也都上涨。我们在前期多篇报告中分析过,去年10月底以来市场已经处在上升通道,近期市场明显回暖,大家期待的春季行情或已到来。那么接下来行情的节奏和机会将如何展开?本篇报告将对此进行分析。

1. 疫情达峰+政策利好刺激市场向上

去年12月下旬来市场明显回暖。我们在《近期市场调整的性质-20221225》(点击链接查看原文)中提出,12月市场的调整只是上行期短暂的回撤,无需过多担忧,当前市场表现已经验证了我们的判断。去年12月下旬以来市场明显回暖,从各大宽基指数看,大多于12月23日后开启上涨,沪深300自低点最大涨幅4.4%、上证综指为4.2%、创业板指为5.8%。

分行业看,大多行业同步于宽基指数开启上涨。前期调整幅度较大的TMT板块涨幅领先,传媒自低点最大涨幅达11.0%、计算机为9.9%、通信为8.8%。高端制造板块同样亮眼,国防军工自低点最大涨幅为8.1%、电力设备为7.2%。部分消费行业有不错的表现,如美容护理(自低点以来最大涨幅为11.2%,下同)、食品饮料(7.2%)、医药生物(7.1%)。而资源品板块延续前期较弱的表现,涨幅相对靠后,如煤炭(0.9%)、石油石化(3.0%)、钢铁(3.1%)。

图片

近期各地疫情快速达峰,生产生活逐步恢复正常,叠加稳增长利好政策不断出台,投资者对经济复苏的信心得以增强,推动市场回暖。

当前全国疫情顶部或已出现,生产生活正走向正常。1月6日由国家卫健委等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方案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并提出不再要求病例集中收治等多项措施,进一步降低了疫情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从疫情进程看,根据百度指数,1月6日全国疫情搜索指数已较22/12/21回落87.2%,健康问诊指数同期回落74.2%。分地区看,截至1/6,各城市疫情搜索指数均已回落,其中京津冀、部分华中等疫情发展相对比较早城市搜索指数已回落至峰值的10%以下,而感染进程较慢的海南、福建等地搜索指数也回落至50%以下。这说明全国疫情顶部或已出现。

除了直接的感染进度数据外,我们还可以从生产生活恢复情况中观察疫情进程。从城市内部交通看,当前(截至23/1/5,下同)百城拥堵延时指数已从22/12/24的1.32回升至1.5。分地区看,大部分城市的市内交通均在修复,例如北京和上海,本轮疫情开始较早的北京地铁客运量延续回升态势,而疫情开始较晚的上海地铁客运量也从12月27日开启修复。当前北京和上海地铁客运量已修复至19年同期的51.2%、49.8%。

从城际交通看,反映全国跨城市流动的百度地图迁徙指数从22/12/27日起持续回升,当前已超过21和22年同期水平。航空运输也在迅速修复,近一周国内实际班机执飞数较22/12/3大幅上升158%。随着人流逐步恢复,旅游出行消费正在回升。根据海口美兰机场数据,12月下旬以来美兰机场航班数量和运送旅客人次快速修复,截至23/01/04,美兰机场航班数量已修复至19年同期的88%,运送旅客人次已修复至19年同期的75%。

图片
图片

稳增长政策力度加强,推动宏观经济回稳向上。备受关注的地产政策方面,近期需求侧政策利好不断,地产供需侧正在逐步形成合力。近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通知,决定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和同比连续3个月均下降的城市,可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

本次央行房贷利率的调整是将去年9月提出的阶段性政策调整为长效机制,受益城市将大幅增加。从地方层面看,12月以来多地地产需求侧政策都有所放松,如厦门、南京、东莞等地,其中东莞放松限购后首周成交量环比大涨950%。截至2023/1/1,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当周同比降幅收窄至-0.16%,100城土地成交规模同比转正至0.4%,地产基本面出现了边际回暖的迹象。

除了地产政策利好不断,宏观政策释放稳增长信号明确。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要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12月20日国常会也提出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和设备更新改造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23年1月4日财政部部长指出23年要加大财政宏观调控力度,优化政策工具组合。

产业政策方面,1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数据二十条”将进一步发挥数据要素市场价值,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发展融合。当前数据要素正在成为GDP增长的推动力量,数据要素对21年我国GDP增长的贡献率和贡献度为14.7%和0.83个百分点,预计我国数据规模将持续增长,对GDP增长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图片

2. 当前市场正处在向上通道之中

22年10月底以来市场开启向上通道,当前正处在牛市初期。我们在前文提出22年12月下旬以来市场已经明显回暖,但如果从更长的视角来看,这段行情其实始于10月底。我们在年度策略《旭日初升——2023年中国资本市场展望-20221203》(点击链接查看原文)中提出,目前中国经济正从衰退后期走向复苏早期,A股盈利增速已经达到底部区域。从牛熊周期、估值、基本面等维度来看,A股底部已过,进入牛市初期的向上通道。

从估值角度看,多项指标显示当时A股已经处在底部位置:对比过去5轮牛熊周期的大底,去年4月末和10月末A股的估值、风险溢价、股债收益比、破净率等指标均已处于大的底部区域,A股走势形成了W 型的双底,详见表1。但当前A股基本面、资金面均出现了积极的变化。

从基本面维度看,我们根据05、08、12、16、19年5次市场见底的经验总结,底部反转均伴随着五大类领先指标中三项及以上企稳。当前我国大部分经济数据已经有所恢复,五大基本面领先指标中已有4类指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制造业景气度、汽车销量累计同比)稳步回升,近几个月来地产销售面积累计同比也在底部企稳。

往23年看,稳增长政策持续加码将推动宏微观基本面回暖,A股已经进入牛市初期的上升通道。随着稳增长政策落地见效,预计23年国内实际GDP同比增速将接近5%,对应6%的名义GDP增速。落实到A股基本面,A股营收和盈利增速有望整体上行,预计23年全A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有望达到10-15%。从资金维度看,23年美联储加息有望停止、国内居民资产配置力量渐显,因此海外流动性、国内微观资金面均有望边际改善,我们预计23年A股增量资金有望达到1万亿元。诸多积极变化推动下,A股正进入牛市初期的上升通道。

图片
图片
图片

回顾历次牛市中第一波上涨,指数涨幅约27%、持续3-4个月。我们在《牛市有三个阶段——20190303》(点击链接查看原文)中提出每轮牛市都可以划分为孕育期(包括牛市1浪上涨+2浪回调)、爆发期(3浪上涨+4浪回调)、泡沫期(5浪冲顶)三个阶段。牛市孕育期这一阶段中,宏微观基本面逐渐在寻底,但宏观政策已偏暖,流动性好转,估值修复推动市场上涨。

当前A股底部已过,基本面、资金面的积极因素推动下,A股市场已经处于牛市孕育期这一阶段,22年10月底以来的上涨即新一轮牛市的第一波上涨。我们回顾05-07年、08-10年、12-15年、19-21年四次牛市的孕育期中,第一波上涨的时间和空间,可以发现上证指数最大涨幅均值为27%、沪深300为31%,时间持续3-4个月;如果以创业板指为例,12-15年、19-21年两次牛市的孕育期中,创业板指平均涨幅更高达53%,具体数据详见表3。而22年10月底以来上证指数最大涨幅11.8%、沪深300涨幅14.5%,上涨持续67天,较以上4次牛市第一波上涨的时空尚有差距。往后看,稳增长政策逐渐落地见效,宏微观基本面有望逐渐修复,A股还处在牛市孕育期的向上氛围中。

此外,当前正值岁末年初,投资者很关心和期待春季行情。历史上看,A股春季行情涨幅大多超过20%,启动时间早晚往往与上年三四季度行情有关:若三四季度行情较弱,则春季行情启动偏早,如2004、2006、2008、2013、2020年;若三四季度行情较好,则春季行情启动较晚,1月中下旬甚至2月初才启动,如2002、2005、2007、2010、2011、2014、2015、2016、2017年,详细数据请见表4。22年7月-10月A股表现较弱,今年春季行情自22年10月底开始已在逐渐酝酿。在政策面、基本面、资金面等积极变化的推动下,23年A股迎来开门红,正点燃春季行情攻势。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3. 重视数字经济及消费

随着市场回暖,近一周各大热点行业更是打响了开门红行情。往未来看,投资者更为关注春季行情中的主线机会,我们在《热点轮动后寻主线-20221211》(点击链接查看原文)中提出,结合政策、技术和市场面三个维度判断,数字经济或更加值得关注。此外,低碳经济和消费中存在结构性亮点。

重点关注政策+技术双轮驱动下的数字经济。

第一,政策方面,数字经济已成为重塑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通过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我们认为数字经济正是重要着力点,数字经济代表的现代化产业正是扩内需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具备供给创造需求的特质。随着23年财政政策发力稳增长,低存量、高增长的数字经济基建或成为23年财政发力的重点,政府对相关领域的投入或将不断加大。当前支持数字经济相关的顶层政策不断推出,如前文中提到的“数据二十条”。

第二,技术方面,新一轮科技周期持续演进,我国数字经济产业蓬勃发展,正推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突破和应用。18年我国数据量占全球比重达23%、高于美国的21%,预计25年我国数据量占全球比重将继续上升至28%。随着数字经济基础不断扎实,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不断落地应用。当前人工智能已从1.0时代走向2.0时代,技术和应用开始在各个行业落地,根据36Kr,基于AIGC技术的ChatGPT将在智能客服、虚拟人、游戏等领域得到更大落地应用;商汤科技的“元萝卜”下棋机器人的上市,也标志着产业级AI技术正逐步走进千家万户。

数字经济辐射硬件、软件、服务商等TMT领域,有望提振TMT行业基本面,我们预计TMT板块23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有望达到25%左右,在大类行业中增速最快且环比改善幅度最明显。22/23年计算机归母净利润增速达-30%/30%、传媒归母净利增速达-30%/30%、电子归母净利增速达-10%/20%、通信归母净利增速达10%/15%。结合行业估值和配置看,当前科技板块整体处在低估低配,目前计算机自13年来PE分位数仅为36%,传媒32%、电子11%,通信2%,公募基金的超配比例也处于过去10年的低位。

图片
图片
图片

低碳经济、消费存在结构性机会。第一,新能源方面,当前新能源产业链估值已从高点回落,新能源板块中景气度维持高位的细分领域更加值得重视,如风电光伏、储能、新能源车智能化等领域。①风电光伏方面,当前第二批风光大基地项目已陆续开工,第三批项目正在抓紧审查,我们预计23年风电新增装机有望达90GW,较22年增长60%。②随着光伏风电装机量的增长,储能也将配套发展,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预测,23年中国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量增速将达82%。③新能源车方面,根据乘联会数据,11月新能源车零售销量达59.8万辆,同比增长58.2%。随着新能源汽车向智能化转型,新能源车产业有望从硬件制造逐渐向软件和生态演变,可关注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领域。

第二,消费方面,疫情扰动渐去叠加政策支持有望推动消费基本面改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因此促消费是23年政策的重点。我们在《疫后哪些消费复苏更强?——后“疫”时代报告系列1》(点击链接查看原文)中提出,随着疫情的影响逐渐过去整体消费有望出现明显改善,短期传统零售或纺织服装还有修复空间,当前餐饮、酒店、景区演艺等受益于强复苏预期,估值先于基本面修复,但后续需通过高频数据追踪以验证需求复苏程度。

长期看,大众消费有望受益于低收入群体收入提升带来的改善性需求。此外,低估低配的医药也有望迎来基本面改善,短期来看,当前疫情影响仍在持续,新冠防疫产品和抗感冒药物需求旺盛。展望23年,借鉴21年疫后复苏经验,器械、医疗服务、中药有望增长较快。

图片

风险提示:疫情扰动影响经济复苏。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  股市荀策”,作者:海通策略,智通财经编辑:徐文强。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