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证券:库存周期见底前后 总量板块有没有机会?

作者: 智通财经 李佛 2023-07-10 10:57:29
首先,总量板块中寻找低库存行业的弹性。

智通财经APP获悉,天风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首先,总量板块中寻找低库存行业的弹性。23年一季报库存水平相对较低的有:白电、小家电、血制品、调味品、火电、PCB、家居家具、文娱用品、生产线设备、钢结构、汽车零部件、智能汽车、消费电子、面板、安防等。其次,库存周期左侧关注消费与科技的超额。消费体现的是盈利企稳之后的估值修复,科技体现的是风险偏好的修复。当前来看科技板块同时也叠加了新一轮科技浪潮,大概率是未来1-2年基本面的β方向。

▍天风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1、前期关于库存周期的观点回顾:

(1)本轮去库存过程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主动”

(2)中美共振去库存阶段适合“主题投资”

(3)股债差“-2X”之后,总量板块趋势如何,是反弹后震荡、还是走主升浪,库存是重要观察因素,但不是充分条件,关键是有没有新的需求发动机。

(4)上游库存跟随价格,中游体现产能,下游反映需求

2、本轮库存周期的争论焦点

(1)库存周期应该看名义库存还是看实际库存?

这一轮库存周期受价格因素的影响比以往都要显著。一方面有高峰值、高基数影响;另一方面,偏上游及顺周期与PPI相关性较强,而偏下游及弱周期与PPI相关性较弱。而偏上游及顺周期的库存又占据了大部分比例,这就导致名义库存增速随着PPI(商品价格)快速下行,剔除PPI的实际库存增速下行速度相对较慢。再者,名义库存与实际库存在下行速度的差异,实际上体现的是当前经济复苏结构中,下游消费与弱周期相比强周期来说,景气趋势相对较好。

但能否用“名义库存-PPI”来表征当前经济周期的位置?这种方法可能也会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在于“名义库存-PPI”体现的是偏下游及弱周期的库存情况,而这一部分在经济结构中(或库存结构中)的占比相对较小,偏上游及顺周期仍然是经济的中坚力量,而这一部分是PPI强相关的行业。

(2)“主动去库”阶段何时能转向“被动去库”阶段?

按历史经验,主动去库存平均持续10个月左右,本轮库存周期自2022年4月见顶,进入主动去库存阶段,到今年6月份已过去14个月。下半年若总需求层面有落地的刺激政策,则总量去库存的斜率将放缓,进入比较平坦的被动去库存阶段,类似于12年底-13年中以及19年二三季度的情形。

退一步说,即使在弱刺激的假设之下,经济本身仍有自己的周期性与规律性。第一,内需可能存在自身修复动能,6月份以来多项核心经济数据未再进一步走低,且部分行业数据也有企稳迹象。第二,外需方面关注美国制造业订单、房屋销售与新建等数据,以及库存下降之后的回补动能。但客观上讲,海外经济回暖会提升通胀粘性,使得利率维持高位、期限结构陡峭化,反过来也会压制需求。

(3)库存周期见底前后,总量板块有没有机会?

库存周期见底左侧的“被动去库”阶段,两类板块比较突出:一类是总量经济相关且盈利水平较强的板块,比如白酒、白电、建材、汽车等,偏消费属性,体现的是估值修复;另一类是科技,比如电子、计算机,体现的是风险偏好修复。

库存周期见底右侧的“主动补库”阶段,盈利弹性加强,贝塔因素主导,市场普涨,此时消费与科技的优势相比被动去库存阶段有所弱化。

但是,必须要注意的是,库存出清和回升只是经济全面复苏、ROE上行趋势、总量板块的贝塔行情的必要条件,还需要新的增长引擎才能实现,比如09-10、16-17、20-21的库存共振回升都有新的全球需求发动机,分别对应的是四万亿、棚改、全球疫情后的大放水,那么总量板块就是主升浪。否则库存触底以后,总量板块只能是企稳,比如13-14年,没有需求发动机的情况下。

(4)库存角度出发,当前板块配置上有哪些思路

首先,总量板块中寻找低库存行业的弹性。23年一季报库存水平相对较低的有:白电、小家电、血制品、调味品、火电、PCB、家居家具、文娱用品、生产线设备、钢结构、汽车零部件、智能汽车、消费电子、面板、安防等。其次,库存周期左侧关注消费与科技的超额。消费体现的是盈利企稳之后的估值修复,科技体现的是风险偏好的修复。当前来看科技板块同时也叠加了新一轮科技浪潮,大概率是未来1-2年基本面的β方向。

风险提示:

国内复苏不及预期、海外流动性风险超预期、其他不确定因素。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