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版巴塞尔新规草案出炉 华尔街分析师褒贬不一

上周四,美国银行监管部门公布针对银行业的一系列改革,即所谓的美国版《巴塞尔协议III》“终局”规则。

智通财经APP获悉,上周四,美国银行监管部门公布针对银行业的一系列改革,即所谓的美国版《巴塞尔协议III》“终局”规则。拟议的规则虽然基本符合预期,但分析师指出,大型银行将需要遵守更严格的风险加权资产(RWA)规定。

巴塞尔新规要求提高大行和区域性银行资本金

美国版《巴塞尔协议III》“终局”规则旨在增强金融体系的抗风险能力。根据美联储、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货币监理署(OCC)发布的草案,资产规模不低于1000亿美元的大型银行的资本要求将在目前水平上提高约16%,其中规模最大的八家银行首当其冲,需将资本金提高19%左右。资产规模在1000亿至2500亿美元的银行则被要求将资本金规模提高5%。

资产规模在1000亿至7000亿美元之间的第三类和第四类银行将受制于监管机构的资本计算,美国最大的几家银行已经不得不这样做了。它们需要纳入AOCI(累积其他综合收益)影响、资本扣除,以及普通股一级计算中少数股权的规则,这意味着它们在计算CET1比率时必须将可供出售证券的未实现收益或损失包括在内。

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金融机构董事总经理Ana Arsov表示:“对资产超过1000亿美元的银行提高监管资本要求的提议,从长远来看对信贷有利。”“然而,这些银行可能会承担更高的短期成本来实现这些要求,并需要时间过渡到更高的资本水平。考虑到银行融资成本上升、债券收益率曲线倒挂和未来几个季度资产质量可能恶化等不利因素,以‘有机’方式筹集资金可能更具挑战性。”

此外,监管部门还建议改变银行计算风险加权资产的方式,希望银行在计算这个数字时使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当前美国标准方法是考虑经营活动的一般信用和市场风险,而新的方法将考虑经营风险以及任何信用估值调整。拟议的改革措施还包括对美国八家具有全球系统重要性的银行的附加费进行调整等。

华尔街分析师怎么看?

Wolfe Research分析师Steven Chubak认为,拟议的规则将损害高盛(GS.US)、摩根士丹利(MS.US)和花旗集团(C.US)。他预计,纳入AOCI的影响将被规则的长期逐步实施所抵消。根据草案,新规则将于2025年7月1日开始生效,并于2028年7月1日全面实施。

Baird分析师David George表示:“我们估计,纳入AOCI将对银行2025年CET1比率产生1%-2%的负面影响,但仍将符合美联储在2023年CCAR压力测试中提出的资本要求。”他还认为,这对银行来说是一个“渐进的积极因素”,因为“猜测游戏”基本上结束了,银行可以以更高的信心开始资本计划。

这位分析师指出,第三类和第四类银行包括:美国运通(AXP.US)、Citizens Financial(CFG.US)、第一资本信贷(COF.US)、五三银行(FITB.US)、亨廷顿银行(HBAN.US)、KeyCorp(KEY.US)、美国制商银行(MTB.US)、PNC金融服务集团(PNC.US)、地区金融(RF.US)、Truist Financial(TFC.US)、美国合众银行(USB.US)。

这位分析师补充称,规模在1000亿至2500亿美元(第四类)之间的银行将受制于补充杠杆率和逆周期资本缓冲,这些银行包括:Citizens Financial、五三银行、亨廷顿银行、KeyCorp、地区金融。

Jefferies分析师Ken Usdin也表示:“该草案没有什么太令人惊讶的,其重点是放弃RWA计算的内部模型,并在从2025年第三季度开始的四个会计期间分阶段进行调整。”

不过,Evercore ISI分析师Glenn Schorr和John Pancari表示:“"我们认为这对银行而言是净负面的,对另类资产管理公司而言则是净正面的,后者将吸收某些业务领域萎缩的产能。”

已上市的另类资产管理公司包括:贝莱德(BLK.US)、KKR(KKR.US)、布鲁克菲尔德资产管理公司(BAM.US)、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APO.US)、凯雷集团(CG.US)和阿瑞斯管理公司(ARCC.US)。

Odeon Capital分析师Dick Bove则更为直言不讳。他直言“这是个糟糕的主意”。他表示,拟议中的改革将“严重损害银行业,大幅增加美国金融体系的风险,并减缓经济增长”。他还表示,新规则将加速非银行机构从银行手中夺取市场份额的过程,因为它降低了银行的竞争能力,“美国银行业不需要新的规则,它需要监管机构问责”。

新规将在数年内抑制银行股票回购 银行业反对声四起

数据显示,美国最大的六家银行——摩根大通、美国银行、花旗集团、富国银行、摩根士丹利和高盛——目前坐拥大约1180亿美元的额外普通股一级资本。如果相当于额外增加两个百分点的最低资本要求的规定实施,这些缓冲资本将几乎完全消失,今后几年的股票回购活动也可能受到影响。

美联储表示,受这些规定影响的银行即使继续派发股息,也能够在不到2年的时间内积累所需的资本,前提是它们的盈利速度保持在近年来的水平。不过,摩根士丹利的一项分析发现,只有摩根大通和美国银行能满足这一时间表,花旗将需要4年多,高盛将需要3年多。Bloomberg Intelligence指出,这些新规可能会导致最早在2025年之前股票回购和股息的减少。

银行高管们还警告,如果监管机构对银行实施更严格的限制,相关活动将转向监管更宽松的金融中间商、非银金融机构,比如资管机构黑石和阿波罗可能受益。摩根大通的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更是戏称:“这对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和私人信贷机构来说可真是个好消息,他们正在街上跳舞呢!”

此外,银行高官们还担心,新规可能会限制银行向借款人提供低成本贷款选择的能力。Jane Fraser在本月警告股东称:“我们同样担心,更高的资本要求无疑会增加中小企业、尤其是消费者的资本成本,并将推动更多资本流向不受监管和资本较少的企业。这不符合整个系统的利益。”

摩根大通的首席财务官Jeremy Barnum表示:“更高的资本要求肯定会增加信贷成本,这对经济不利”。大行们可能会提高产品价格或放弃一些产品,以抵消更高的资本成本。花旗集团的首席执行官Jane Fraser也表示:“新的资本要求在性质和实施时间上都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