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放缓证据逐一浮现 华尔街愈发相信美联储9月将暂停加息

在过去多次讲话中,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都为再次加息敞开了大门。然而,华尔街经济学家认为,在美联储9月会议之前,有迹象显示政策道路正向另一个方向延伸:暂停加息。

智通财经APP获悉,在过去多次讲话中,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都为再次加息敞开了大门。然而,华尔街经济学家认为,在美联储9月会议之前,有迹象显示政策道路正向另一个方向延伸:暂停加息。

最近几天,政策制定者都表示,他们正在等待即将到来的数据,以指导他们在美联储下次会议上是否加息的决定。而最新的温和通胀报告、消费者支出放缓的迹象以及工资压力减弱的证据表明,下个月加息的紧迫性不大。

经济学家表示,在美联储9月19日至20日的会议之前,预计通胀数据将进一步放缓,再加上包括学生贷款恢复还贷等负面因素,这将使他们有更多理由推迟加息,即使只是暂时的。市场预期美联储9月加息的几率约为五分之一。

蒙特利尔银行首席经济学家Douglas Porter表示:“我怀疑数据将温和到足以满足美联储的要求。我们的核心观点是,美联储已经做得够多了,短期利率现在稳定在正的实际区间,核心通胀率开始下降,劳动力市场也开始走软。”

image.png

Inflation Insights LLC总裁兼创始人Omair Sharif估计,7月和8月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可能只会上涨0.2%。上周五,美联储最青睐的通胀指标PCE超预期走低,同比涨幅降至两年来的最低水平3%。

Bloomberg Economics美国首席经济学家Anna Wong表示:“到目前为止,工资增长放缓是经济缓慢降温的一个方面,这让美联储官员确信,劳动力市场正在放缓,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称这是继续遏制通胀的必要条件。这份报告——以及另一份显示核心PCE以与美联储2%目标一致的速度增长的报告——加强了我们的观点,即FOMC将在9月份的会议上维持利率不变。”

通胀放缓证据继续增加

目前,已经有相当多的证据表明,不包括食品和能源在内的核心通胀正在下降。根据全球最大的二手车经销商Manheim Auctions的数据,作为一个重要的浮动因素,二手车价格在7月的前15天出现下跌。根据rent.com的研究,自2022年8月以来,美国的公寓租金价格略有下降。

美联储周一公布的信贷调查报告也显示,美国信贷继续收紧,这是经济走软的最新证据。政策制定者本周还将获得非农、职位空缺和招聘数据,经济学家预计这些数据将显示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放缓。

自去年年初以来,美联储采取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激进的紧缩行动,以遏制通胀率。通胀率在2022年达到了40年来的最高水平。虽然政策制定者在6月份暂停了加息,以评估之前加息的影响,但他们当时也暗示,到今年年底再加息两次可能是合适的。

image.png

Sharif表示,到9月份,FOMC可能会将2023年核心通胀预期从6月的3.9%下调至3.6%或3.7%。有了这种调整,自称依赖数据的美联储官员可能很难解释短期加息的原因。

虽然,鲍威尔尤其担心劳动力市场紧张将导致餐馆、酒店和发廊等服务业的价格上涨,但美联储上周五也收获了好消息。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上周五发布的数据,衡量工资和福利的广义指标就业成本指数在第二季度增长了1%,这是自2021年以来的最小涨幅。

这些报告与鲍威尔的观点一致,即经济可以放缓至软着陆,届时通胀率将回到2%的目标,而不会出现衰退或对劳动力市场造成严重损害。不过,经济增长前景面临着威胁,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人们对更多短期加息保持谨慎。

另外,在10月份学生贷款恢复还贷之前,美联储可能不太情愿继续加息。PNC Financial Services Group的经济学家表示,近2700万借款人的学生贷款平均每月将还贷350至400美元,这对消费者支出将产生温和的负面影响。美联储还将密切关注因国会陷入僵局而导致政府停摆的可能性,尽管他们可能会判断其后果可能是短期的。

年内仍存加息风险

即使在9月暂停加息,鲍威尔和FOMC也可能希望在11月和12月的会议上保留他们的加息选择,并对过早宣布通胀胜利持谨慎态度。

image.png

High Frequency Economics首席美国经济学家Rubeela Farooqi表示:“美联储的行动并非基于预测,因为它们以前也曾出错。他们想从数据中得到证实。”

曾在2021年和2022年的大部分时间里,通胀意外上升,鲍威尔警告称,减轻价格压力的过程将是不均衡的。

PGIM Fixed Income首席美国经济学家Tom Porcelli表示:“我想强调的是,这一改善过程不会像所有人希望的那样线性。通胀正在开始放缓。这可能会很坎坷。但到年底,总体趋势将会变得清晰。”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