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银行业估值提升可期 关注防御标的、弹性标的、长期标的等三条递进主线

作者: 智通财经 汪婕 2024-01-03 08:23:00
板块投资而言,展望2024年,中信证券认为在银行业绩底与估值底共同作用下,行业估值提升可期,银行股走势可能会随着信用预期边际的改善而出现同步变化。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信证券发布研报表示,12月28日,根据中国证券报报道,最新机构监管情况通报提出公募基金管理人可以适用第三方计量的穿透法,从监管层面明确了银行配置公募基金风险权重的计量方法和披露要求,规则清晰下对商业银行和公募基金的影响从不确定走向确定。该行测算各银行持仓基金情况较为分化,预计后续会根据个体资本情况、资产负债配置情况和风险偏好等差异化制订基金配置策略。板块投资而言,展望2024年,该行认为在银行业绩底与估值底共同作用下,行业估值提升可期,银行股走势可能会随着信用预期边际的改善而出现同步变化。

个股层面,可关注三条递进主线:1)防御标的,主要是大型银行,核心在于分红收益率带来的高确定性回报以及低风险资产逻辑下的估值修复,底部左侧逻辑;2)弹性标的,核心在于经济修复的弹性带来显著的估值修复空间,底部右侧逻辑;3)长期标的,核心关注可持续内生性商业模型带来的估值溢价,该行预计公司基本面将在2024年下半年开始恢复。

中信证券的主要观点如下:

事项:

12月28日,中国证券报报道,为推动公募基金行业配合做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确保“资本新规”平稳落地,监管部门发布题为《严守合规风控底线 平稳落实资本新规》的最新机构监管情况通报,对公募基金管理人提出监管要求。

银行配置公募基金风险权重明确,银行资本计量方法确定性提升。

监管提出公募基金管理人可以适用第三方计量的穿透法,同时对公募基金管理人信息披露、公平对待投资者、履行主动管理职责、合规风控与风险防控等方面提出明确监管要求。“公募基金管理人可以适用第三方计量的穿透法”,管理人可以在符合信息披露要求基础上,按照商业银行委托人需求定期计算及提供公募基金的风险加权资产计量数值,并向商业银行委托人提供季度报告等定期报告,以满足“资本新规”穿透法下第三方计量适用风险权重1.2倍的要求。

2023年上市银行基金投资策略分化。

该行对41家上市银行(除紫金银行未披露相关信息)金融投资拆解来看,截至2023年上半年末,上市银行资产规模273.4万亿元,其中金融投资76.9万亿元,基金投资5.5万亿元,基金投资分别占金融投资与总资产的7.1%/2.0%,占比分别较上年末-0.4pct/-0.2pct。具体来看:城商行与股份行基金持仓占比高,上半年股份行持仓占比下行更为显著。2023年半年末,大行/股份行/城商行与农商行的基金投资规模分别达1.38万亿元/2.56万亿元/1.44万亿元/0.11万亿元,规模分别较年初-253亿元/-638亿元/+885亿元/+133亿元。

非上市中小银行基金持仓占比相对更高。

中小银行视角看,该行选取2022年末资产规模千亿以上、信息披露较全的86家城农商行(含26家上市城农商行)样本进行拆解,其中合计资产规模48.7万亿元,金融投资17.0万亿元,基金投资2.36万亿元,基金投资分别占金融投资与总资产的13.8%/4.8%,高于上市银行水平(7.1%/2.0%)。

银行影响:明确新规下基金配置资本计量方式,银行配置策略预计延续分化。

本次通报提出公募基金管理人可以适用第三方计量的穿透法,从监管层面明确了银行配置公募基金风险权重的计量方法和披露要求,规则清晰下对商业银行和公募基金的影响从不确定走向确定。基于上文数据,银行配置策略方面,预计会根据个体资本情况、资产负债配置情况和风险偏好等差异化制订基金配置策略,整体而言资本充足率较高的大中型银行配置基金影响较小,部分资本压力大的中小银行配置需求或有所下降。公募基金层面,投资范围更为清晰、底层资产均为利率债的利率债基或指数债基等纯利率策略产品需求或进一步增加。

风险因素:

宏观经济增速大幅下行;银行资产质量超预期恶化;监管与行业政策超预期变化;区域经济景气下行;各公司发展战略执行不及预期。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