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C919海外航展亮相 国产大飞机逐步布局海外市场

C919飞赴航展,切实向国际客户展示国产大飞机成熟度与飞行稳定性,机型海外市场拓展迈出坚实一步。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信建投发布研究报告称,据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中国商飞的一架C919和一架ARJ21飞机、印尼翎亚航空的一架ARJ21客机和中原龙浩航空的一架ARJ21货机将于2024年2月20日至25日参加新加坡航展,此外,已投入商业运营的东航C919也将于近日飞抵新加坡樟宜机场参展,中国商飞生产的5架国产飞机将与公众见面,首次在海外“组团”亮相。C919飞赴航展,切实向国际客户展示国产大飞机成熟度与飞行稳定性,机型海外市场拓展迈出坚实一步。

中信建投主要观点如下:

1.1  C919海外航展亮相,国产大飞机逐步布局海外市场

据光明网报道,2024年2月20日至25日,新加坡航展将在新加坡的樟宜展览中心举行,我国产的大飞机也将首次在新加坡航展上进行飞行表演。据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参展的国产飞机中包括中国商飞的一架C919和一架ARJ21飞机、印尼翎亚航空的一架ARJ21客机和中原龙浩航空的一架ARJ21货机。截至16日,这4架飞机已飞抵新加坡。此外,已投入商业运营的东航C919也将于近日飞抵新加坡樟宜机场参展,中国东航全球首架C919飞机于北京时间2月16日执行MU299调机航班,20时04分从上海虹桥国际机场起飞。新加坡航展期间,包括中国东航C919在内的中国商飞生产的5架国产飞机将与公众见面,首次在海外“组团”亮相。中国东航全球首架C919大飞机经过近6个小时、约4200公里的全程直飞,顺利抵达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这是东航C919首次飞出国门参加航展。C919飞赴航展,切实向国际客户展示国产大飞机成熟度与飞行稳定性,机型海外市场拓展迈出坚实一步。

据澎湃新闻报道,中国东方航空表示,东航在京沪航线上的航班量达到每周404班,平均每天约57班(双向),实际正常工作日京沪航线航班数量约60余班(不含联航),节假日视情况增加航班数量,时刻覆盖早中晚全时段及北京首都、北京大兴、上海虹桥、上海浦东等4大机场。CAAC民航法规规定,同一套机组每天飞行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北京至上海飞行时间约2小时,因此理论上,同一架飞机在一天内可执飞4个航次,京沪航线日均飞机需求数量至少为15架,实际需求应远超这一数字。其他主航线如上海至深圳、上海至广州,飞行时间长,单架飞机每日可执飞航班数量少,客机需求数量应远超京沪航线。东方航空已接收4架C919客机,后续100架次第二批订单已签署完成购机协议,在手100余架订单或仅能部分满足东航前五大航线需求,东航仍有其他航线航班约4000余类,同时以东航需求类比其他航司,未来国产C919替代需求空间巨大。

C919的整机产权为中国商飞所有,在研发过程中也以商飞公司团队为核心,C919的设计、总装、试飞、销售等关键环节均由商飞掌握,商飞具备选择发动机、航电核心处理系统、原材料等供应商的权利,目前C919机身各部段、机翼、垂尾等结构部分均由中航工业、中国商飞下属子集团以及央企科研院所负责生产供应。目前参与C919配套产品研发的企业共有200余家,部分企业直接参与航空标准件、接触器、二次电源以及航空锻造件等多个领域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制造,铰链臂铸件、发动机钛合金机匣等配件产品已完全可以实现国产化替代。宝钢成功研制生产300M高强度钢并通过了商飞与德国利勃海尔集团的认证,这标志着宝钢成为C919以及后续C929宽体客机起落架产品供应商。随着商飞“中国设计、系统集成、全球招标,逐步提升国产化”研制思路的延续,未来航空发动机、航电机电系统等产品也将逐步实现进口替代,C919整机国产价值占比将逐步提高。

1.2年后超跌反弹有望延续,重点聚焦新域新质方向

年前军工板块在大幅下跌之后跟随大盘反弹,年后超跌反弹趋势有望延续。当前军工板块已调整回2020年6月(上一轮景气周期启动)位置,从核心公司来看,上游对应2023年实际业绩(2023年业绩预告快报,下同)估值水平中枢下移到25-30倍,中游估值水平中枢下移到30-40倍,下游估值水平下移到40-50倍,总体具备较强安全边际。从年报预来看,板块总体业绩仍有增长,但上下游不同环节,产业链不同领域增速和盈利能力分化程度较大,元器件、原材料环节业绩继续承压,下游主机厂在压降成本过程中或将具有更强的议价能力,新域新质领域的订单和业绩弹性更大。军品采购合规化、批量化、通用化、低成本化,行业马太效应更加凸显,利好存量龙头公司。智能化战争背景下,从作战平台向作战体系建设转变,新一代信息化智能化底座建设有望加速。中国军贸方兴未艾,市占率有望快速提升,关注军贸相关公司24年市场突破。当前板块处于估值、业绩增速以及资金配置三重底部区间,24Q1国内外催化因素或将持续出现,为板块上涨注入新动力,建议重点聚焦新域新质方向,把握超跌反弹机会。

1.2  投资策略:行业结构性复苏或已开启,优先配置新域新质央国企龙头

军工行业为周期性成长行业,当前正处于周期重启的萌芽阶段,第二轮产能扩张或将在2024年上半年开启,新一代信息化智能化作战体系、三位一体战略威慑力量、常规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有望成为新周期的优先投入方向。卫星互联网、3D打印等领域新进展不断,产业边界不断扩展,产业趋势投资机会已来。

看好海军、陆军、战支三大军种投入有望整体加速,空军、火箭军有结构性机会。

重点推荐新域新质头部央国企。重点关注卫星互联网、3D打印产业链及军贸、国改相关标的:①战略威慑力量建设有望加速(三位一体,首选海军);②智能化战争背景下常规新域新质作战力量加快发展(新信息体系、无人装备、低成本精确制导、水下作战体系、舰载机、特种飞机等);

1、先进战机产业链:主力型号稳步上量,特种机 +无人机贡献新弹性。

2、航发产业链:补齐产品全谱系、产能 +质量瓶颈双突破

3、海军产业链:“十四五 造舰高峰 期持续 ,新四化迎来广阔空间

4、精确制导武器产业链:强耗材属性亟需降本,备战打仗推动需求高增

5、信息化智能化产业链: 智能化战争时代已来,新体系建设有望加速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