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NVDA.US) VS AMD(AMD.US):新一代“AI芯片之王”花落谁家?

英伟达(NVDA.US)和AMD(AMD.US)的负责人展示了推动全球人工智能(AI)发展热潮的新一代芯片,加深了一场正在塑造人工智能设计和应用未来的竞争。

智通财经APP获悉,英伟达(NVDA.US)和AMD(AMD.US)的负责人展示了推动全球人工智能(AI)发展热潮的新一代芯片,加深了一场正在塑造人工智能设计和应用未来的竞争。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和AMD首席执行官苏姿丰本周在2024台北国际电脑展上发表演讲。

黄仁勋反复强调,市值2.8万亿美元的英伟达在加速器领域占据主导地位,OpenAI和微软依靠这些加速器来构建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黄仁勋甚至透露,他计划在2026年推出一款芯片,他将其命名为Rubin——以帮助发现暗物质的美国女性Vera Rubin的名字命名。该芯片将接替Blackwell系列,将成为维持英伟达领导地位的关键产品。

AMD的苏姿丰请来了包括惠普首席执行官Enrique Lores在内多位知名合作伙伴,以传达该公司对设计神经处理器的关注——这是一种可直接在笔记本电脑运行人工智能服务的芯片。英伟达目前的市值约为AMD的10倍。

“人们将英伟达视为黄仁勋的化身。虽然苏姿丰是AMD的救世主,但她非常清楚,这与她周围的每个人都有关,”咨询公司More Than Moore的首席分析师Ian Cutress表示。“AMD的业务仍有弱势因素,在人工智能方面更是如此。”

黄仁勋和苏姿丰的演讲备受市场关注,这凸显人工智能技术日益增长的价值,它有可能重新定义一系列行业,并创造出几乎可以通过简单命令立即生成视频和其他内容的新设备。

个人因素也是竞争的一部分。黄仁勋和苏姿丰都出生在中国台湾南部沿海一个人口约180万的城市,而且是远房亲戚。这并没有使任何一方更愿意向另一方让步。

在台北国际电脑展会议开幕前几个小时,黄仁勋还在台湾大学发表了演讲。他表示,英伟达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兴起视为一场新的工业革命,并希望在这项技术转向个人电脑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他重提了一年前的观点,包括“没有人工智能能力的人将被淘汰”。

AMD“硬刚”英伟达

对于AMD或任何竞争对手来说,英伟达的持续统治地位似乎很难在短期内撼动。一位基金经理表示,尽管黄仁勋没有详细介绍2026 年将推出的芯片,但该芯片还是引发大量关注。

周一,英伟达在纽约的股价上涨4.9%,今年以来累计上涨132%。AMD下跌2%。

英伟达向客户出售的是一套完全专有的系统,企业可以购买其芯片、网络设备以及在数据中心中运行高级人工智能开发所需的一切。另一方面,AMD则宣称其硬件采用开放标准,可以与英特尔等竞争对手的硬件实现互操作。

黄仁勋表示,即将推出的Rubin人工智能平台将使用下一代高带宽内存HBM4。高带宽内存已经成为人工智能加速器生产的瓶颈。主要制造商SK海力士到2025年的产品基本上已经售罄。除此之外,黄仁勋没有提供英伟达即将推出的产品的详细信息。

Futurum Group首席执行官兼首席分析师Dan Newman表示:“把Rubin和Rubin Ultra透露出来非常聪明,这表明英伟达致力于每年更新一次。”“我觉得他最清楚地强调了创新的节奏,以及公司对技术极限最大化的不懈追求,包括软件、流程、封装和合作伙伴关系,以保护和扩大其护城河和市场地位。”

但苏姿丰拥有更广泛、更众星云集的支持阵容。与她一同登台的还有微软Windows业务负责人Pavan Davuluri。外界认为微软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革命中抢在了谷歌前面。

苏姿丰及其合作伙伴展示了带有人工智能增强功能Copilot+的新款笔记本电脑。这些即将上市的设备大多数都基于神经网络处理单元(NPU),它们在处理人工智能任务时更有效,从而有助于延长电池寿命。高通是最早推出Copilot+ PC的公司之一,但AMD称该设备将在7月份上市。英伟达没有类似的产品。

苏姿丰在演讲结束时重提了关键竞争领域: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培训。为了匹配黄仁勋的年度升级时间表,她宣布将在2025年和2026 年推出新的人工智能芯片,并承诺加快公司半导体的改进速度。

HotTech Vision and Analysis 首席分析师Dave Altavilla表示:“在我看来,两人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黄仁勋不仅精通技术、有远见,而且还是一名销售员。苏姿丰则更注重执行力。他们会选择重要的领域,而数据中心显然是高利润的领域。”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