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生物医药股再迎新宠 抗肿瘤全产业链第一股东曜药业(01875)公开招股

作者: 智通财经 曾辉 2019-10-29 11:35:02
抗肿瘤全产业链第一股东曜药业(01875)公开招股。

自去年港交所开放生物科技新股市场以来,仅仅一年已令港股成为全球第二大的生物科技股平台,市场对未有盈利的生物科技股的认同度亦越来越高,而这也与中国大陆宏观医疗市场的发展一致。过去几年,中国医药市场的发展以仿制药为主,但随着行业竞争加剧、市场对创新生物药的需求不断扩大,以及中国药物发现(CRO)市场日趋成熟,不少药企都开始走上创新生物药品的赛道。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市场研究数据显示,中国的肿瘤药物市场发展迅速,相关收益于2014至2018年间按年复合增长率12.8%扩张,预期到2024年,期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进一步提升至14.6%。于2030年,中国的肿瘤药物市场规模或达到1,016亿美元,其增长速度超过中国整个医药市场。中国肿瘤药物市场规模于中国整体医药市场的占比亦预期将从2018年的10.3%扩大至2030年的20.6%,足见中国的肿瘤药物市场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

目前,在中国市场的前十大肿瘤药物中,约一半为化疗药物,这与美国市场相比截然不同。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数据显示,整体五年存活率在中国为40.5%(于2012年至2015年期间),在美国为67.1%(于2009年至2015年期间),相关的差距主要由于美国大范围地应用更先进疗法,如生物药及小分子靶点药物。

因此,中国的抗肿瘤生物药及小分子靶点药物市场将在庞大需求下成为新药市场的蓝海。而就在国人为中国生物医药取得重大突破时,智通财经APP注意到,手握12个重磅丶针对十大癌症其中九种的在研抗癌新药的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的东曜药业(01875),即将登陆港交所,正式朝更广泛的国际资本市场走去。

今天(29日)招股的东曜药业是一家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与目前其他港股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不同的是,它们更专注于开发及商业化创新型肿瘤药物及疗法。目前,东曜药业已拥有针对各类癌症的综合性在研肿瘤药物组合,当中包括多种单克隆抗体药物(mAb)、抗体偶联药物(ADC)、溶瘤病毒药物及创新给药技术肿瘤药物(如脂质体药物)。而其全面产品系列包括七种在研生物药及五种在研化学药物,其中11种为自主开发药物。此外,东曜药业自2009年成立以来,已建立起一个集发现、产程开发、临床前及临床开发以及商业规模的生产基地和良好销售及营销能力于一体的综合内部平台,为集团在创新药物产业价值链中拓展业务提供灵活性及可扩充性。

瞄准可广泛应用的庞大贝伐珠单抗市场

根据公司的在研药品及开发时间表,预期自2020年起将可开始持续按年推出产品上市。公司目前预期其在研生物药兼核心药物TAB008将于2020年底至2021年初之间上市。此药正在进行第III期临床试验。据了解,TAB008为一种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而贝伐珠单抗已获批于中国治疗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NSCLC)及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然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批准六种,而欧洲药品管理局已批准七种适应症。另外,中国政府近年持续批出不同种类的抗肿瘤生物制药,表明中国肿瘤药物市场对生物制剂及小分子靶点药物开始出现范式转移。因此,可以预期贝伐珠单抗在中国的应用医疗市场具有巨大的前景。事实上,于2017年被纳入《医保药品目录》的36种创新专利药物中,近一半是肿瘤药物,并包括了贝伐珠单抗、利妥昔单抗等的五种肿瘤生物制药。

基于TAB008是一种抗VEGF单抗药物及贝伐珠单抗的在研生物类似药,以阿瓦斯汀的品牌名称出售。而阿瓦斯汀一直是最广泛使用的抗VEGF单抗药物,自2004年进入市场以来,其疗效及安全性得到了广泛的实践证明。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2018年全球贝伐珠单抗市场达到70亿美元,而同年的中国市场则达到32亿元人民币(下同),预计2024年将增长至14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8.2%;中国的贝伐珠单抗生物仿制药市场预期将于2019年达到0.2亿元,估计于2024年将增长至72亿元,2019年至2023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为224.5%。

由于贝伐珠单抗的应用已获全球主要市场的广泛验证,且其于中国市场具有巨大的可延展适应症应用空间,东曜药业“钱”途无限。

开放平台的多元化合作 持续变现能力强

招股书显示,东曜药业除有12个重磅在研抗癌新药,还已建立起了三个先进的技术平台,即治疗性单抗及ADC药物技术平台、以基因工程为基础的治疗技术平台以及创新给药技术平台,以便开发各类肿瘤药物。

这三个技术平台不仅仅是全技术开发平台,其可承担商业化的生产需求。比如2012年竣工的一号园,设计上就包括了一个500升mAb生物反应器、用于ADC药物(ADC)的OEL-5隔离器、BSL-2认证病毒车间以及口服制剂及注射剂小分子药物创新给药技术平台车间;2018年竣工的二号园区,在产能设计上可达16000升,是一个非常优质商业生产的先进基地。

在智通财经APP看来,先进产能这一关键要素得到加强,首先有助于提升东曜药业自主项目优势,另一方面,东曜药业作为一家采取开放的业务模式的生物制药公司,提升的产能还有助于公司增加与其他生物科技公司的合作机会,创造更多现金流,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目前,越来越多的生物制药企业开始选择CMO、CRO研发模式。因为这样的研发模式一方面可以节约研发的时间、费用等成本;另一方面,减少研发失败到来的不良损失;同时,生物制药企业还能开放产能,增加收入基础及提升盈利,为后续拓展更多的在研药物提供更好的自有资金支持。

而东曜药业是市场上少数兼具领先CRO和CMO能力的创新生物药企。

根据东曜药业招股书,向生物科技公司提供CDMO及CMO服务为公司创造了可观的收入,且总体呈比较快速增长态势。此外,东曜药业在2018年签订了一份金额可观的CRO合约。

随着先进产能的大幅提升,东曜药业与更多业内优质合作伙伴的合作前景值得期待。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近期,东曜药业先后与新理念生物医药共同开发其早前ADC在研药物、与江苏康宁杰瑞探索涉及TAB008与江苏康宁杰瑞的PD-L1/CTLA-4双特性抗体的联合疗法、以及与上海君实生物探索涉及TAB008及重组人源化抗PD-1单克隆抗体toripalimab于治疗晚期肝癌的联合治疗。

千万别小看PD-L1/CTLA-4双特性抗体的联合疗法。自2014年第一个PD-L1单抗抑制剂全球上市以来,销售额增长迅速。2017年五种PD-L1单抗抑制剂合计全球销售额高达93亿美元。

随着全球首创的PD-L1/CTLA-4双特异性抗体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东曜药业携手康宁杰瑞的合作前景有多亮眼不言而喻。

Toripalimab就更不用说,仅仅中国的肝癌市场就非常广阔。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新增病例数目最多的十种常见癌症中,肝癌的新增病例为48.9万例,名列第二位。

另外,2019年10月,东曜药业与和铂医药(Harbour BioMed)宣布达成全球战略合作,启动针对肿瘤疾病创新靶点的抗体研发项目,就新型全人源抗体药物进行共同研究、开发和商业化合作。东曜药业将是大中华区和欧洲商业化的区域主导公司,和铂医药则是北美和其他区域的主导公司;双方分别承担不同区域的临床和商业化的责任,分享全球权益和商业利润。

鉴于如此牛逼的多元化合作以及持续变现能力强,东曜药业黄纯莹总经理表示: “东曜药业拥有集前期开发、临床前及临床研究、商业规模生产基地、营销能力和良好质量管理系统于一体的自主综合化平台,我们充分利用公司关键能力,与行业价值链不同阶段的策略伙伴进行多样化的合作。本次与和铂的合作,结合双方优势,不仅将进一步提升研发效率,更加速东曜药业的国际化战略布局。” 东曜药业将持续探索更多国际化合作可能性,积极携手国际知名生物技术和制药企业,推进公司在抗肿瘤治疗领域的战略进程。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