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制造业与服务业齐飞,海南自贸港改革突进

作者: 中信证券 2020-09-14 08:52:13
“双循环”背景下改革开放或为重点抓手,海南独具优势可作为改革试验田,自贸港政策红利显著。

本文来自 中信证券研究。

“双循环”背景下改革开放或为重点抓手,海南独具优势可作为改革试验田,自贸港政策红利显著:制造业方面,企业所得税与关税优惠显著,整车制造等或可受益。服务业方面,个税优惠力度空前有助于吸引人才,金融、研发等行业或将落户;离岛免税购物助力消费回流;高薪人才引入或提高教育、医疗、养老等行业消费空间;岛内外需求共振利好商贸零售产业。此外,产业发展对海南基础设施提出更高要求,而海南经济发展也可为基建提供更多资金,基建投资有望受益。

双循环战略下改革与开放或为重点抓手,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试点先行,海南独具优势可为改革试验田。

我国提出“双循环”战略,一方面拓展外需一方面扩大内需,回顾历史共有两轮完整的扩大内需战略,即1998-2002年和2008-2012年,当前可看作第三轮。对比过往的宏观杠杆率可以看出,当前的杠杆率快速上升类似于2008年,但为防范化解风险,预计或将参考第一轮扩大内需战略,即改革与开放或为重点抓手。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需要试点先行,多项独特优势让海南成为我国的改革试验田:海南自身经济体量较小,GDP仅占全国的0.53%(与1978年四大经济特区类似);改革基因较为充足,2009年“海南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后,离岛免税购物规模不断攀升;此外,海南地理上为独岛,先天可将改革风险控制在有限程度内。

制造业:企业所得税率仅为15%优惠明显,增加值超过30%免交关税的政策类似“半透膜”,政策红利显著,整车制造等或可受益。

企业所得税方面,目前大陆的主体税率为25%,部分地区和行业会有倾斜,一般为15%。海南为吸引企业,其全岛企业所得税率均为15%,有助于降低企业负担。关税方面,海南“一线放开,二线管住”,海外商品进海南免交关税,在海南加工后增加值超过30%的进入大陆也免交关税,其效果类似于“半透膜”,这对于关税税率较高且自身进口量较大的行业有十分明显的效益。综合来看,进口车生产或享受红利,大陆售价百万的车中包含关税进口消费税和增值税合计30万,若关税税率降为0%则可节省约10万元关税,以保时捷为例,其2019年在大陆销量近9万辆,仅此一项可节约近90亿,政策红利十分显著。

生产性服务业:个人所得税优惠空前有助于吸引人才,QFLP等金融领域扶持政策助力现代服务业发展。

我国个税施行累进税制,海南为吸引人才,规定对于包括大陆在内的人才施行个税最高税负15%的规定,我们测算对于年薪百万的人群,其个税可优惠近9万元。若全国1/10的百万年薪以上人群落户海南,则对国家税收损失不到百亿,影响相对可控。考虑到金融、研发等行业人均收入相对较高且对于上下游的配套要求相对较少,预计个税优惠有助于吸引相关的企业落户海南。此外,海南大力推进金融业发展,QFLP试点近期有望出台,或将进一步助力海南的PE/VC行业发展。

生活性服务业:多重税制优惠下,外部看旅游购物,内部看消费升级。

离岛免税购物方面,随着额度的提高以及品种的扩展,预计未来海南离岛免税购物将进一步发展,这有助于吸引消费回流,降低服务贸易逆差。服务业方面,税收优惠为海南的高端人才腾挪出更多可支配收入,房住不炒基调下海南地产价格或涨幅有限,进口商品免关税进一步降低居民消费成本,三者叠加下,海南的教育、医疗、养老等现代服务业或将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此外,海南全岛封关后其税制思路类似香港,预计岛外的旅游购物需求将与岛内居民消费升级的需求共振,当地商业零售产业有望受益。

产业发展带动基础设施需求提升,经济提升或将为基建投资带来更多资金支持。

相较于广州、上海等地,海南港口吞吐量相对较低,万吨级泊位个数较少,此外岛内的公路、铁路等货物运量为全国倒数,预计海南制造业的发展将对港口、道路等的建设产生更多的需求;与此同时,随着海南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预计人员流动将会进一步加大,海南机场旅客吞吐能力也有待能提升。海南过去由于经济基础较弱,其基建投资规模相对有限,未来随着海南经济的发展,预计将为基建投资提供更加有力的资金支持。

风险因素:

政策落地不及预期风险,经济增速下行风险,个股风险。

(编辑:马火敏)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