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再疯狂!价格指数月涨17%,《出口管制法》生效在即能否持续推涨?

作者: 智通编选 2020-11-26 21:50:25
稀土价格正步入上涨通道。

本文来自华夏时报。

稀土价格正步入上涨通道。

根据生意社稀土板块指数显示,11月25日稀土指数为413点,较上一日上升了9点,较周期内最高点1000点(2011年12月6日)下降了58.70%,较2015年09月13日最低点271点上涨了52.40%。(周期指2011-12-01至今)。

稀土价格从10月下旬开始逐渐走高,从价格从10月27日的353点涨至如今413点,一个月整体涨幅高达17%,近期稀土市场频繁波动,市场价格更是一天一涨的局面。

与往年政策和突发因素导致稀土价格上涨不同,今年受卫生事件影响,稀土上半年需求锐减价格下跌,进入下半年,稀土需求反弹,供应出现缺口,稀土价格开始上涨、后回调,再到如今新高点。而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下称“《出口管制法》”)12月1日正式生效倒计时,中国稀土是否又会迎来上涨的强动力呢?

“价格并不理性”

生意社数据显示,中国稀土指数走势大幅上涨,国内轻稀土镨钕系价格走势暴涨,镨钕氧化物价格上涨4.75万元/吨至47万元/吨,镨钕金属价格上涨4.25万元/吨至57万元/吨,氧化镨价格为33.05万元/吨,氧化钕价格为46.25万元/吨,金属镨价格为61.5万元/吨,金属钕价格上涨3.5万元/吨至60.25万元/吨。

重稀土方面,近期国内重稀土市场镝系价格走高,铽系价格大幅上涨,持货商家惜售,缅甸方面进口仍受阻,后期国内稀土市场价格或将持续走高。

百川盈孚稀土分析师杜帅兵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稀土价格从10月开始猛涨主要是下游需求快速拉升,从二季度末到三季度下游需求良好,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明显增加,加之风电、电子产品等终端行业快速发展,随着卫生事件趋缓,需求或将持续回暖,钕铁硼的需求方面不断增加;但供应端增幅较慢,供应出现缺口,导致国内钕系市场价格涨势疯狂,进入11月,稀土价格更是有情绪上的爆发,但价格并不理性,近两日价格有所回归。”

事实上,早在2011年1月开始,稀土价格也经历了疯狂的暴涨。据生意社价格监测,2011年氧化镝最高涨幅823.61%、镝铁合金最高涨幅806.90%;但进入当年7月中下旬,稀土产品出现普遍回落。部分产品价格下跌至5月初的价位,截止到当年12月末,相较于7月的最高点氧化镝跌幅达53.38%,氧化钕跌幅达48.47%。

对此,杜帅兵告诉记者,2011年稀土价格暴涨主要与政策有关,当年国家加大了对稀土行业的管控政策和整顿并取得显效,如提高稀土资源税、发布《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确定了稀土资源的战略地位。各地政府加大对稀土资源的源头控制,稀土骨干企业加强了对资源、生产、价格等的管理和整顿。

“近两年下游应用需求爆发,依靠需求支撑价格上涨,稀土需求最主要的就是稀土永磁产业,十年来,全球稀土钕铁硼产量从12万吨增加到目前年产量到25万吨,而未来五年,稀土永磁产量或将翻倍,到50万吨。其中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增速预测,风电行业的布局,以及电子产品的消费变化等等相关终端行业对稀土永磁有大幅支撑。”杜帅兵还向记者表示,2011年稀土价格是过山车,快速上涨快速下跌,但今年是阶梯式上涨,上涨过程中有回调,市场下游逐渐消化的过程。

上涨能持续多久?

如今的稀土可谓风头无两,而上涨的趋势会持续备受关注,随着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正式生效,是否又会给稀土价格添上一把火呢?

中信证券分析师认为,随着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正式生效,中国稀土出口供应或将进一步缩减,由于全球市场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度较高,出口管制实施后全球稀土供给或将进一步收缩,再推动稀土价格持续走高。

杜帅兵则认为,《出口管制法》推动稀土价格上涨意义不大,稀土是否列入管制清单中并不明确,《出口管制法》并不是说限制出口。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今年1-10月,我国对海外出口稀土2.87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了28.4%。

不过,众所周知,中国是稀土出口大国,但据记者了解,由于国内整治,持续打击黑稀土,行业供给收缩,中国从国外进口稀土原料逐步增加,轻稀土主要从澳大利亚与美国进口,重稀土主要从缅甸进口。

一位下游永磁材料公司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美国相关公司出售含稀土氧化物的精矿给中国,如果中国轻稀土涨价,那美国相关公司也会赚钱,从而延伸产业链做氧化物及金属,轻稀土明年配额估计会大量增长,中国轻稀土量多,成本低,优势很大,如果配额增加则明年轻稀土价格可能会调整。

“从目前的订单、需求来看,稀土价格的上涨态势或持续到明年1季度,”杜帅兵还表示,“明年轻稀土配额大概率会增加,但增加幅度有限,如果需求持续爆发,稀土供应依旧表现紧张,对稀土价格会有所支撑。”(编辑:mz)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