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去年下半年短暂的波动后,物业板块的“风”似乎又起来了。
2021年开年以来,在跌宕起伏的港股大盘中,物业板块算是表现比较“稳”的——板块整体累涨逾40%%,个股方面,有逾5只物业股涨幅达到50%以上,近10只个股涨幅超过40%。其中,年初至今中海物业累涨逾100%,世茂服务累涨逾65%。
对照上述物业股的涨幅来看,不难看出,涨势良好的物业股一般都是规模占优,或者是成长性突出的个股。而这一表现,也无不透露一个事实——物企持续的规模化扩张能力及跨业态多元服务的创新能力,不仅使得物业股的上升空间极具想象力,也使得这些物业股十分“抗打”。
恰逢此时,我们也关注到当前物企待上市的名单中的一匹“黑马”--融信服务向港交所更新了招股书。
据了解,融信服务是一家全国性综合物业管理服务商,主要为住宅和非住宅物业提供多元化物业管理服务,旗下运营的子公司分别有融信世欧及融信物业管理等。追溯其成长历史可发现,融信服务并不像其他上市的物业股份一样从地产拆分而来,而是和融信中国互为“兄弟公司”。
融信服务在物业赛道中也算的上是成长性较高的“中上游选手”——物业服务百强企业中排名中,2020年排名第20位,2021年排名第19位。
那么,下面不妨从它的基本面出发,来分析一下融信服务的成长价值究竟如何?
和其他闽系房企类似,融信服务的“事业版图”也是以福建、长三角为深耕区域,并向外辐射至全国。
2017年,融信服务将业务扩展至四川省成都、河南省郑州和天津,并将总部由福建省福州市搬迁至上海,发展成为一家全国性综合物业管理服务商。截至目前,其在巩固海峡西岸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市场地位的同时,也仍在快速向中国市场其他地区渗透。
而随着该公司不断将“触手”延伸到其它地区,其在管总建筑和总签约面积也处于不断攀升之势。
截至2020年12月31日,融信服务有119 个在管项目和91个已签约管理但尚未交付予的项目,覆盖两大主要地区和其他地区的44个城市,在管总建筑面积约1990万平方米,总签约建筑面积约3820万平方米。
值得一提的是,融信服务纯利在2018年至2020年能实现复合增长率58.7%的高速增长,一定程度上得益于长三角的服务面积逐年上升的“功劳”。
据招股书披露,近年来,融信服务海峡西岸管理面积占总管理面积的比重不断下降,而长三角地区的比重则不断提升:2018年至2020年,该公司海峡西岸管理面积占比分别为92.8%、73.1%和63.5%,长江三角洲地区管理面积占比则分别为7.2%、14.2%和22.8%。
而长三角服务面积占比的逐步提升,实际上也相当于变相拓宽融信服务的利润空间。
一方面,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达水平明显要高于海峡西岸地区。据中指院,截至2019年底,海峡西岸地区的城镇化率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61.6%和每年 32149元,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镇化率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71.1%和每年45551元。
另一方面,长三角地区的物业管理费用也显著高于海峡西岸地区,于2019年,海峡西岸地区但平均住宅物业管理费为每月每平方米2.0元,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平均住宅物业管理费为每月每平方米2.3元。
基于上述,不难看出,融信服务目前已经凭借其品牌效应,走出了区域物业服务企业的局限性,而随着其不断深耕海峡西岸、长三角地区及同步渗透场其他地区的战略推进,其在管建筑总面积有望继续稳步增长,进而刺激营收净利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
此外,融信服务的第三方业务占比逐年提升,也将使得其规模增长或更具想象空间。
从2016年对外服务开始,融信服务来自于第三方开发商项目的收入便呈迅速增长之势。
2018年至2020年,其物业管理业务线中,来自第三方开发商的在管面积分别为420万平方米、667万平方米和754万平方米;期内第三方开发商项目所得收益则分别为5603万元、6967万元和1.02亿元。第三方在管面积和收益逐年上升,体现出公司在市场化外拓的优势。
(数据来源:融信服务招股书)
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第三方业务贡献度不断提升这变化,对于融信服务而言还有着其它积极作用——这意味着,该公司的服务能力不仅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同时也进一步验证了公司成长的边界不再完全受制于母公司,规模增长将更具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