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金融读书会”,原文来自“悟空问答”。
近日,证监会宣布开展H股上市公司全流通试点。证监会发言人表示,将坚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的原则,以成熟一家、推出一家的方式,有序推进,试点不超过3家。 全流通试点坚持市场化原则,在满足市场条件的原则下,可自主协商有利于公司发展的流通方案。那么H股全流通试点,将对香港市场产生哪些影响?请看巴曙松教授带来的解读:
关于H股上市公司全流通的问题,内地和香港的监管机构和交易所已经研究了相当长的时间,应该说准备的已经比较充分了。中国证监会宣布正式开展H股上市公司全流通试点,意味着相关的制度准备工作已经就绪。至于这一全流通改革对市场有什么影响,作为一名研究人员,谈一点个人看法,不代表任何机构的意见。
H股概念和全流通的方式:
所谓H股,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注册在内地,在香港市场上市,供境外投资者认购和交易的股票。而该企业在中国内地发行的其它股票,如未能在内地股市上市流通,一般只能在内地法人或自然人、合格国外机构投资者或战略投资者之间转让。H股全流通,一般是指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所持有的法人股及国有股等内资股,转化为H股交易流通。最早也是目前唯一的H股全流通案例是2005年10月建设银行以H股全流通的方式在香港上市。
H股全流通的推出经过了一系列政策的周密准备:
按照2017年6月底新一轮《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下的《投资协议》及《经济技术合作协议服务贸易协议签署》,在金融合作领域的一个重点,就是推动H股全流通,此外,2017 年 7 月,中国人民银行《2017 中国金融稳定报告》也提出,将拓宽境内企 业境外上市融资渠道,推进境外上市企业审批准备案制改革和 H 股全流通试点。2017年12月29日中国证监会正式表示, 将会开展H股全流通试点,坚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的原则, 以成熟一家、推出一家的方式, 有序推进H股全流通, 第一批试点企业不会超过三家。
H股全流通的可能影响:
H股全流通对已上市H股企业改革、国家金融战略实施、香港市场发展均有明显正面意义。
对于已通过H股上市的企业,H股全流通解决了内资股股东与H股同股同权,却不同利的问题。内资股在H股全流通条件下拥有了处置、流转和抵押的基础,赋予了内资股股东变现资产价值的机会,如果配套相应的公司治理机制改革,可明显改善公司治理和增强管理层激励。同时,也方便解决H股企业由于大股东增持股份,出现的H股流动性不足的问题。
相对红筹模式,H股模式省去了资本出境和海外架构搭设的环节,因此,对于寻求海外上市的企业,H股全流通安排可便利其通过H股渠道进行海外筹资,有利于提升市场发现股权内在价值的能力。
实现H股全流通,将提高大股东在全流通下改善上市公司利润的动力,也由于高管激励等措施能够更方便的实施,公司治理结构可以得到不断完善,带来上市公司质量的提高,从而提高H股的投资价值。
对于国家金融战略而言,存量H股企业以国企为主,H股全流通增强了国有股权价值、国有资本的处置空间,提高了内资股的流通性,为国企混改提供了新的平台和吸引海外资本的机遇。本次政策特别针对符合国家战略方向的优质企业,将优先选择所属行业符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方向,契合服务实体经济和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战略,且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优质企业进行H股全流通的试点,将有利于吸引“一带一路”等企业利用香港市场上市,提高中国资本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连通性,推动国际金融市场更好的为实体经济走出去服务。
对香港而言,目前H股上市公司数量已达250家。截至2017年三季末,H股总市值6.20万亿港币,占香港主板总市值的19.91%。其中有152家H股上市公司存在非流通股,合计规模5807.5亿股,占其发行总股份的比例达70.4%。在2017年H股上市的11家内地企业中,除国泰君安外,其余10家上市公司均存在非流通股情况,且非流通股占比均在60%以上。其中,众安在线的非流通股占比达68%。全流通将有助于增加相关股份的流通性和市场参与度,丰富在港上市中资企业的数量和参与度,从而进一步增强香港作为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金融枢纽地位。
香港市场是一个机构投资者占主导的、开放式的国际金融市场。国际投资者在对香港的上市公司进行估值时,通常主要考虑的是公司本身的基本面,如盈利能力,是否全流通并不是其考虑的重要因素。例如,中国建设银行是全流通的,但是中国建设银行在香港的估值与其它银行股在同一水准,可见国际投资者更加关注的是公司的基本面,这一点与国内此前推动的股权分置改革有根本的不同。H股全流通对香港市场带来的积极影响是市场流动性的稳步增长。对提升香港市场的交易量、以及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更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编辑:肖顺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