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证券:伴随国内OLED产能的释放 国内OLED产业链迎黄金成长期

伴随国内OLED产能的释放,上游国产原材料和设备厂商有望迎来“行业成长+国产替代”的双轮驱动,国内OLED产业链公司正迎来黄金成长期。

智通财经APP获悉,民生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OLED是目前最有潜力的新型显示技术之一,目前,手机等小尺寸市场仍然是OLED最大的应用市场,但OLED在中大尺寸市场正呈加速渗透趋势。据Omdia统计的产能数据,韩厂在OLED市场的产能占比已经从2018年的84%左右下降至2022年的60%左右,OLED产能正在加速向中国大陆转移。伴随国内OLED产能的释放,上游国产原材料和设备厂商有望迎来“行业成长+国产替代”的双轮驱动,国内OLED产业链公司正迎来黄金成长期。

建议关注:1)OLED面板厂:京东方A(000725.SZ)、维信诺(002387.SZ)、TCL科技(000100.SZ)、深天马A(000050.SZ);2)OLED材料:奥来德(688378.SH)、莱特光电(688150.SH)等;3)OLED掩膜版:路维光电(688401.SH)、清溢光电(688138.SH)、翰博高新(301321.SZ);4)OLED驱动IC:韦尔股份(603501.SH)、天德钰(688252.SH)等;5)OLED设备:精测电子(300567.SZ)、华兴源创(688001.SH)、精智达(688627.SH)、联得装备(300545.SZ)等。

民生证券观点如下:

OLED:柔性显示,大有可为。

OLED作为LCD之后最具潜力的新型显示技术之一,能够实现自发光,具有驱动电压低、快速响应、超轻超薄、柔性显示、对比度高、可视角广、色彩饱和度高、抗震性好等性能优势,正在各个领域呈加速渗透趋势,伴随OLED技术成熟和成本优化,OLED正进入黄金时代。

供需端:多应用加速渗透,国内产能快速释放。

(1)需求端:目前,手机等小尺寸市场仍然是OLED最大的应用市场,但OLED在中大尺寸市场正呈加速渗透趋势。1)小尺寸:根据Omdia数据,OLED在智能手机的渗透率从2020年初的33%迅速提升到2022年末的60%,是近几年智能手机最大的技术创新之一。市场对于折叠屏等多样化的屏幕需求有望助力OLED在智能手机市场渗透率进一步提升。2)中尺寸:IT、车载市场等OLED应用前景广阔。由于汽车智能化趋势以及OLED本身可弯曲、响应快、对比度高等优势,OLED正在成为车载、平板、PC等中尺寸高端产品应用的主流技术选择之一。3)大尺寸:韩厂主推,TV等大尺寸市场OLED渗透率稳步提升。(2)供给端:三星、LG等韩厂技术主导,但京东方、维信诺等中国大陆企业加快产能布局,根据Omdia统计的产能数据,韩厂在OLED市场的产能占比已经从2018年的84%左右下降至2022年的60%左右,OLED产能正在加速向中国大陆转移。

产业链:国内产能崛起,产业链国产替代正当时。

OLED产业链主要可以分为上游的设备制造、有机材料和组装零件,中游的OLED面板制作,下游的终端应用。伴随国内OLED产能的释放,上游国产原材料和设备厂商有望迎来“行业成长+国产替代”的双轮驱动。具体来看,OLED有机发光材料是OLED产业链中技术壁垒最高的领域之一,长期被海外企业专利垄断,伴随海外专利到期及国内技术突破,国产厂商迎来发展良机;掩膜版是平板显示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材料,在美日企业主导的背景下,国产厂商正在加速突破;驱动IC长期被韩台厂商主导,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国产OLED设备厂商也正在从早期以后段检测设备为主逐步向阵列、蒸镀等前段设备突破,加速国产替代。

风险提示:需求持续不振、技术迭代、相关公司竞争格局恶化的风险。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