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美妆原料乘风起 “中国肽”蓄势待发正当时

作者: 智通财经 李佛 2023-09-18 09:47:06
生物活性肽是美护领域全能“宝藏成分”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信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本土美妆原料企业低成本、高品质的生物活性物使美妆品牌商产品力得以提升,而本土美妆品牌的繁荣亦带动了本土原料公司的成长。生物活性肽是美护领域全能“宝藏成分”,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转引湃肽生物招股书)中国肽类化妆品原料规模有望在2030年达到32.4亿元,对应2021-2030E CAGR+9.3%。中国活性肽产业有望由成本优势到创新加成,由产品到解决方案,由国产化走向全球化。未来优质企业有望通过自主发展、并购等实现生物活性物原料的相关多元化,享受产业发展和份额提升双重红利。

▍中信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中国护肤品进阶:原料商与品牌商的双向奔赴。

本土美妆原料企业低成本、高品质的生物活性物使美妆品牌类企业得以在多种功效成分上实现0-1的添加、从概念性添加到足量添加,进而提升产品力和性价比,而本土美妆品牌的繁荣亦带动了本土原料公司的成长。“中国成分”迭涌,在透明质酸、重组胶原蛋白(肽)、珍珠提取物(珍白因)、马齿苋/青刺果提取物等多款国产原料崭露头角的同时,本土活性肽兴起,低成本优势突出,创新力渐成。

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转引湃肽生物招股书):2021年,中国肽类化妆品原料规模为14.5亿元,且预计2030年有望达到32.4亿元,对应2021-2030E CAGR+9.3%;2021年,肽化妆品原料国内市占率前三分别为湃肽生物6.9%、维琪科技5.6%、健元医药3.2%,CR5为19.3%,格局相对分散。

生物活性肽:美护领域全能“宝藏成分”,覆盖六大功效。

肽是生物体重要活性物质,类别丰富,肽结构的差异会导致物理性质、生物活性的不同。肽衍生物(酰胺化/乙酰化/金属离子蜇合等)可提升稳定性、衍生新功能。肽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可分成药物活性肽(如司美格鲁肽/利拉鲁肽)、美容肽(如乙酰基六肽-8/蓝铜肽)、食品感官肽。肽具有五大制备方式,化学合成是主流,基因重组是趋势。

据NMPA发布的《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2021 年版)》数据,国内已获批录入79种肽类原料,覆盖祛皱/修复/抗衰/生发/美白/舒缓六大功效。自新《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实施以来,截至2023年8月,NMPA获批备案11款肽类原料;其中,维琪科技7款,湃肽生物、瑞德林生物、厦门燕之屋、日产化学株式会社各1款。

技术融合&创新,赋能肽原料发展。

科学技术持续进步,多学科交叉融合,前沿技术逐步被应用于化妆品领域。

1)医药领域纳米载体技术的应用,可提升肽的吸收效率,增强靶向性,提高稳定性、功效性。湃肽生物布局纳米肽领域,已成功开发三款美容肽产品;

2)化学领域超分子协同促渗技术的应用,可提高肽的利用率、吸收率,提升稳定性、安全性。杉海创新基于超分子溶剂打造SHINE+蓝铜肽Pro成分,实现蓝铜肽的更高效透皮递送;

3)计算机领域人工智能(AI)技术的应用,可实现低成本&高效筛选、开发安全有效新活性肽。国际公司Nuritas利用专有AI、基因组学平台推出三款专属肽类成分,瑞德林利用AI技术实现酶的高效筛选,维琪科技运用CADD和AIDD技术,实现安全高效、结构新颖活性肽的开发。

活性肽产业展望:由成本优势到创新加成,由产品到解决方案,由国产化到全球化。

1)低成本优势进一步深化,有望在洗护/清洁等领域足量添加培育新品牌;

2)本土优质活性肽龙头有望在制备工艺、分子与结构创新、功效与安全测评、交叉学科运用等方面不断进步,以“成本优势+创新能力”将客户从本土品牌拓展至国际品牌;

3)市场集中度提升,由“小而美”到“大而强”;

4)从原料商向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进阶。当前,我国活性肽企业小而分散,未来优质企业有望通过自主发展、并购等实现相关多元化,享受产业发展和份额提升双重红利。

投资策略:

目前,国内生物活性肽原料领域仍处发展初期,企业普遍暂未上市或处IPO过程中。建议关注:1)活性肽原料龙头企业;2)综合性生物活性物原料企业;3)当前或未来有望兼具原料和B端/C端品牌业务的企业。

风险因素:

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或影响行业持续发展和公司业绩;行业监管政策超预期变化风险,或导致行业或企业增速相应放缓;多肽化妆品原料市场需求受下游化妆品厂商配方变化影响的风险;肽类产品新制备技术、新工艺及新品种的研发创新进度不及预期,或对公司的销售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